互文,也叫互辭,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文句相關的詞句里面,前后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煉的一種修辭手法。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結(jié)構特征:互省。如“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 “壯士”,句后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錯補充。
2、語義特征:互補。如:“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互文的形式:
1、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里出現(xiàn)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主人忘歸客不發(fā)”“東犬西吠”亦屬此類,還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
2、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里出現(xiàn)互文。如《木蘭詩》中“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將軍”“壯士”組成互文,意思是,將軍和壯士有的戰(zhàn)死了,有的回來了。
3、排句互文,是說這種互文的句子在兩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完整意思。如《木蘭詩》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就是排句互文。
4、隔句互文。隔句互文,是指兩句互文之間,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時和“對句互文”的思路步驟一樣。(說明:對句互文就是對(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詞,出(上)句里含有對(下) 句將要出現(xiàn)的詞,對句出句的意義相互補充說明。)如《滕王閣序》中“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边@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勝友如云”和“高朋滿座”是互文?!皠?友”“高朋”“如云”“滿座”相互交錯,補充說明。應解釋為:勝友如云,勝友滿座;高朋滿座,高朋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