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過后開始“數(shù)九”,這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jié)到來了。寒冷的天氣,往往是一些老年疾病的高發(fā)期, 同時我們大家也都知道天氣寒冷對于老人的影響是更大的。那么低溫天氣對老年人健康有哪些危害呢?現(xiàn)在和大愛健康云平臺一起了解天氣寒冷對老年人都有哪些影響。
冬季,對于老年人來說,是一個難熬的坎。因為在這冬天,老人更容易受到行動的限制和氣溫驟降的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隨著增高,生命安全就容易受到威脅,所以對家里有長輩的小伙伴們來說,老人家的身體健康可不容忽視。
1.心腦血管疾病
冬天里,寒冷會導致老年人身體的血管增加收縮率,讓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從而增加心臟的負荷,引發(fā)心梗、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與腦卒中發(fā)病率較高,尤其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病比較多發(fā)。 患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在低溫天氣里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保暖措施,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同時要避免受涼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謹防受冷感染誘發(fā)新的疾病。
2.慢性病加重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在入冬后,首先要控制血壓,老年人大多有心血管疾病,特別是高血壓,約占60歲以上老年人的30%-40%。而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病急性事件(急性心肌梗塞)常好發(fā)于清晨及上午,因此老年人冬季上午血壓的升高具有很大的潛在危險性。為避免這一不利影響,老年人在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清晨和上午要避免劇烈的活動。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應在冬季將體育鍛煉時間放在下午較暖和的時間進行。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病的老年人,更應注意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溫開水,減少體育活動,并在上午及時服用降壓藥,以避免血壓波動變化過大。
3.骨折多發(fā)
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會因摔倒致死,因為老人的生理機能面臨衰退,在遇到摔倒等突發(fā)狀況往往來不及反應或反應遲鈍,這時如果身邊沒有可求助的人,非常容易導致淤傷、擦傷、骨折等傷害。
4.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在冬天也是高發(fā)病癥,他們相信冬天需要進補,身子才會暖和,盲目食用各種進補食品,吃火鍋時涮的牛羊肉,都會對消化道產(chǎn)生刺激。而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可想而知,這樣做容易引發(fā)消化道出血、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5.流感高發(fā)期
冬季天氣寒冷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fā)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流行性感冒。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因為一旦有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出現(xiàn)傳播蔓延。因此,當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患者要及時就診、注意休息。同時注意采取措施,如戴口罩、不要與患者密切接觸,避免傳染。
慢病患者切不可過分進補,飲食以清淡為佳,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還可以多吃一些深海魚,幫助預防血栓,同時要保證每天充足飲水,睡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這樣有助于降低血黏度;最后,冬季慢病患者最好到醫(yī)院進行全方面檢查,在醫(yī)生的幫助下備好常用藥,預防、治療雙管齊下。關節(jié)、頭部、腳、耳朵等都要注意防護好。老年人在冬季關節(jié)靈活性較差,肢體僵硬,不要提重物上下樓梯,防止關節(jié)膝蓋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