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董林 執(zhí)行記者 于茂世
何為設計?何以“設計河南”?
在西方,大型設計系統(tǒng)往往以Architecture——建筑學、建筑設計相稱,有時和建筑無關,只是字義之引申。
在中國,建筑學或建筑設計原本稱為“營造”——北宋河南鄭州人李誡撰寫的中國建筑史上的劃時代杰作、中國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就名之曰《營造法式》。《營造法式》一改古代中國技術書籍很重文字,很少圖樣的舊貌,不僅文字內容詳實,而且附有珍貴的建筑圖樣,開創(chuàng)了圖文并茂的一代新風。
而“營造”,更像今日所言的建筑學、建筑設計的字義擴展與引申。
李誡是位被“埋沒”的科學家、建筑學家,《宋史》沒有為他立傳,明清兩代《鄭州志》《鄭縣志》也沒有他的傳記。
800年后,河南又出了一位杰出的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堪稱“李誡后一人”。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院士)、技術科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被譽為“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設計第一人”——南陽人楊廷寶先生。
在中國建筑界,“南楊北梁”無人不知。但在社會層面,梁思成名滿天下,楊廷寶十人九不知,像極了李誡。
楊廷寶不但是南陽人,還是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的第一屆學生。他也是河南大學第一屆學生中誕生的唯一一位院士。
時值河南大學110年校慶,想起被“埋沒”的李誡而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知河南大學校史為楊廷寶先生“立傳”否?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是那個時代一部分先進的河南人的“營造”、Architecture與教育上的“設計河南”。結果,卻為中國“設計”出一位建筑設計巨匠楊廷寶先生。
透過中國古典建筑式樣的河南大學大門,可以望見河南大學的二門——西方古典兼20世紀初建筑式樣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大門——兩門名稱互置,倒也很能讀出河南大學的精氣神與辦學大宗旨,河南大學教育中國化與楊廷寶建筑設計融匯中西構建中國建筑新風格、再筑中華新營造的心路與征程。
城市是文明匯聚的地方,建筑(包括校園規(guī)劃、城市規(guī)劃等)是建筑設計中的“營造”,楊廷寶是河南人供養(yǎng)出來的建筑巨匠(別說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就是清華學校6年,河南省每年都補助他“大洋拾伍元”)。
楊先生也曾反哺過河南:抗戰(zhàn)期間,在河南大學(在南陽鎮(zhèn)平辦學時)教授過半年英文。
除了英文,在“設計河南”成為全省戰(zhàn)略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向這位建筑設計先賢“討教”更多的營造與設計呢?
其實,他的生成軌跡,他的自我設計,他的建筑遺產與設計思想,就是一部“河南設計”與“設計河南”的鮮活教材。
國保里有他“設計”的35項(處)建筑遺產
碑座浮雕
人民英雄紀念碑圖片來源:《楊廷寶全集》
南陽醫(yī)圣祠 記者平偉攝影
1949年前,楊廷寶先生在22年間先后設計89個工程項目(至今能查證者),其中33項(處)已經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項(處)被列入?。ㄊ校┘壩奈锉Wo單位、12項(處)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5058處,河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計有420處,其中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四大古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83處、24處、51處、25處。倘若把楊先生的作品“嵌入”其間,排名恰在“四大古都”中間,位列第3;若將河南全省18個地市都拉進來,楊先生的“國?!弊髌窋盗恐坏陀卩嵵?、洛陽,依然排在第3位。
這,還沒有計入楊先生1949年之后設計的作品。
1949年后,楊先生設計的作品,至少有北京火車站、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已經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就是說,楊先生的作品目前至少有35項(處)已經被列入“國?!眴挝?。
沒被列入“國?!倍曨H大者,還有北京和平賓館(1952年建成,被譽為北京現(xiàn)代建筑的起點,也是當時北京的最高建筑)、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等。
更有,北京天安門廣場擴建方案也是楊廷寶先生主持擬定的。天安門廣場西南角的北京交通銀行,是楊先生1937年的作品,現(xiàn)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自此東北望,約350米,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基調——主體建筑不宜超出50米見方,高度不宜高出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楊先生眾議紛紜之下的獨家膽識與擔當;再往北,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碑”為體,以浮雕為飾的中國紀念性建筑風格,也出自楊先生的“中和”——當時,建筑學家與雕塑家“杠”得很,雕塑家甚至想把雕像立在碑之上抑或碑前方——而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須彌座束腰部飾以適當的浮雕,碑頂冠以卷云重幔小廡殿,與天安門廣場和諧統(tǒng)一,既有民族風格,更具時代精神。
另外,楊廷寶先生還直接留下了兩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楊廷寶故居(南京成賢小筑),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楊廷寶故居(南陽楊家大院)。
1940年特別是1949年后,楊廷寶先生(1901年-1982年)參與了諸多經典作品的討論、設計,如他的學生張镈、鐘訓正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等——當然,楊先生還是人民大會堂(擔任“設計顧問”)、南京長江大橋(選出3個“橋頭堡”上報推薦方案,周恩來總理選定最終方案)的“把關者”——驗收組組長。
1949年后,楊廷寶先生的主戰(zhàn)場轉向了在東南大學(前南京工學院)教書育人,多以主持者的身份參與設計討論、建言獻策。他的門下,已經誕生9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良鏞院士、河南博物院設計者齊康院士,以及戴念慈院士、鐘訓正院士、戴復東院士、程泰寧院士、王建國院士、孟建民院士——除卻學生,自然還應包括他的兒子、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士莪,只是楊士莪“一生把大海傾聽,一生為祖國追尋,一生在深藍大洋上開墾,讓中國的耳朵聽懂大海的呼喚”,楊士莪剛剛被中宣部、教育部推選為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薄?/p>
一門雙院士,而且開創(chuàng)的領域大相徑庭,實屬罕見——楊廷寶先生1955年與劉敦楨、梁思成一同當選為新中國第一屆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院士),并與周仁、侯德榜、茅以升等一同出任技術科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1953年,中國建筑工程學會(1955年易名中國建筑學會)在北京成立,理事長為周榮鑫,副理事長為梁思成、楊廷寶——由此,“南楊北梁”聲震中國建筑學界。1955年,中國建筑學會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了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UIA);1957年-1963年,楊廷寶先生擔任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副主席:1957年在巴黎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第5次代表會議當選副主席后,出席哈佛爾市市長剛思在市政廳舉行的招待會,五星紅旗第一次懸掛在哈佛爾市市政廳,譜寫了中法建交的前奏曲;3年之后,在倫敦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第6次代表會議上再度當選為副主席,并被英國皇家建筑師協(xié)會授予名譽會員(1987年-1990年,他的學生吳良鏞院士出任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副主席;截至目前,當選為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副主席的中國人,只此一對師生)。此外,楊先生還是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二至四屆江蘇省政協(xié)副主席,1972年被周恩來總理指定為國務院建筑設計專家組組長,1979出任江蘇省副省長,直至1982年12月在南京病逝。將近30年后,即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評選中,楊廷寶(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第一人)、張鈺哲(近代中國天文學奠基人)、閔乃本(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王澤山(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10人入選(去世5人、健在5人),楊廷寶位列第1,文件標題就是《關于授予楊廷寶等10名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榮譽稱號的決定》。
楊廷寶先生與他的學生戴念慈院士主編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園林城市規(guī)劃》,是楊先生終其一生留下的最后遺產。而他本人,也是建筑界的百科全書式的一代宗師。
古建筑界的“修舊如舊”,也是楊先生創(chuàng)立的“規(guī)則”,垂猷今天。
楊廷寶先生是中國古建筑保護與修繕的先驅,被譽為“中國第一位從事古建筑修繕的職業(yè)建筑師”。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有些古建筑被毀得破爛不堪,甚至只留下殘垣斷壁。1935年3月,經梁思成、劉敦楨推薦,楊先生擔任北平(北京)重要古建筑修繕保護工程總建筑師,主持修繕天壇圜丘、皇穹宇、祈年殿、北平城東南角樓、西直門箭樓、國子監(jiān)辟雍、中南海紫光閣、正覺寺金剛寶座塔、玉泉山玉峰塔、香山碧云寺羅漢堂共計八地十處古建筑。其“修舊如舊”,建立起尊重歷史建筑藝術成就的中國古建筑修繕法則。
他的建筑遺產,不只在中國成為“國?!?,在美國也成了經典之作。1925年,楊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后,與他的同學——路易·康(二戰(zhàn)以來,美國乃至世界建筑的一個典范性代表)一同加入其導師P·克瑞開辦的P·克瑞建筑事務所??巳鸷芫?,他將最出色的學生網羅到手。盡管他們只是擔任較為低級別的設計師角色,但楊廷寶參與了底特律美術館、費城羅丹藝術館、富蘭克林大橋、費城亨利大橋等工程項目的設計。
作為河南南陽人,楊廷寶先生為故鄉(xiāng)留下了什么建筑遺產呢?
新鄉(xiāng)河朔圖書館,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開封賓館2號樓,“相傳是楊先生設計的,一定是楊先生設計的,一眼就能看出是楊先生的設計,只是找不到原始資料,沒敢收入《楊廷寶全集》。開封賓館2號樓最初是美國天主教本篤會的修女宿舍,設計資料至今下落不明。與傳說相佐證的,有楊先生1936年撰寫的《汴鄭古建筑游覽記錄》,其開頭即云‘前者因事,過鄭赴汴……’這個‘事’的時間,與開封賓館2號樓的設計、建造時間相吻合?!睎|南大學建筑學教授、《楊廷寶全集》主編黎志濤先生說,“那時他那么忙,不是為了設計,他是沒閑心‘游覽’的?!?/p>
南陽醫(yī)圣祠,楊先生提出過修改意見。醫(yī)圣祠大門,張揚著“楊式風格”——1982年5月,楊廷寶先生在其生命的最后時刻,回到南陽故鄉(xiāng),停留30多天,研究、審定醫(yī)圣祠擴建工程方案。之后,南下襄陽,參拜米公祠。
要說,楊先生也是米芾后裔。
只是,他一生的愛恨,就是從來沒有見過能書善畫的母親米氏——米氏系“蘇黃米蔡”之米芾后裔……
在家里爸爸“設計”他的啟蒙教育
1934年,楊廷寶在江南。圖片來源:《楊廷寶全集》
楊廷寶故居記者平偉攝影
1901年10月2日,八月十五后5天,即陰歷八月二十日,楊廷寶在河南南陽南門大街楊家大院(今解放路楊廷寶故居)降生。
喜從天降,禍不單行:21歲的母親米氏大出血去世,躺在病床上的爺爺得知自己一向喜愛有加的兒媳婦命赴黃泉,也在同一天撒手人寰。
“小克星”,克死了母親、爺爺兩個大人的命。
奶奶東家西家“借奶”,續(xù)下了他的小命。
但是,“活罪”難免:發(fā)育緩慢,體弱,呆滯,個矮,語遲……無論什么,都比別人家孩子慢半拍。甚至牙剛長出來,就面臨著“爛光”(好在還沒有換牙),最終在一個西醫(yī)那兒看好了。
還被送到和尚廟,起了個小名“小和尚”。希望得到保佑,活下來。
活,是活下來了。等到6歲上私塾,體力智力都跟不上?!度纸洝吩趺炊急巢粊?。挨板子不說,先生還怎么說都不肯再教這個“笨小孩”了:將爸爸叫過來,說“楊廷寶成不了寶,你還是領回家去吧”!
楊家是南陽四大家族之一,向有“孫坑米家、南關楊家、東關勇家、白莊張家”之說。至今,楊家大院還屹立在南陽舊城解放路南端,早在2006年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楊廷寶故居)。而孫坑米家,就是楊廷寶的母親米氏的娘家。
楊廷寶的父親在楊家排行第十四,號稱“楊十四少”,大名楊鶴汀。
楊廷寶開啟童蒙教育之時,楊鶴汀正在京師(北京)法政學堂求學,而且加入了同盟會。
為在家里“設計”好楊廷寶的啟蒙教育,楊鶴汀首先打開了妻子米氏遺留下來的書畫箱,讓兒子臨摹母親自作、收藏的書畫,以解兒子的思母之情;其次,易子而教,將兒子托付給好友、南陽名士王可亭。
王可亭是晚清秀才,思想開明,能文能武。他首先教楊廷寶練習少林拳,以此強壯筋骨;其次結合當地名勝古跡講述張衡、張仲景、諸葛亮等名人故事,以此淬煉楊廷寶的心志毅力。
“王可亭對數理、機械、語言學、音韻都有所通曉,他是一位有稟賦的人才??上谂f社會,窮困潦倒至無以為生的地步?!薄凇段覟槭裁磳W建筑》中,楊廷寶先生這樣寫道。
回頭看,爸爸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
矮矬少年健康成長為至少180厘米以上的男子漢,少林功夫造就了他的精氣神,況且他還是一位美男子,堪稱“花樣美男”……在清華求學期間,他獲得過全校武術、劍術冠軍;直到晚年,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每有晚會,身為副院長的他,還在舞劍,甚至翻跟頭為大家助興。
君子之風,名士氣概,讓他受用一生。不道家長里短,不懼浮云滿樓,光明磊落地走過了“大鳴大放”、“文革”十年,基本上沒有受到大的沖擊。
自小練就的書畫童子功養(yǎng)成了他的意趣,而這種意趣與建筑神韻互為表里,與武術家精神血氣相通。
他一生都沒有過過生日,因為他的生日是母親、爺爺的忌日。自留學賓大起,他的書桌前總掛著母親墳塋的照片,一個小土丘、幾株迎風樹,云走云飛,照片前三朵塑料菊花插在堆積了幾塊鵝卵石的器物上……一生,楊廷寶先生都在這樣陪伴他未曾見面的母親。
正在楊廷寶身心、學業(yè)慢慢走向健康成長之際,因創(chuàng)辦南陽公學(之后與宛南中學堂合并,系南陽一中前身)并在師生中宣揚革命思想的爸爸楊鶴汀,遭到清政府通緝。楊鶴汀騎馬避走襄陽,一家人避難鄉(xiāng)下山村親戚家。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楊鶴汀縱橫捭闔,光復南陽,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南陽知府。
之后,創(chuàng)辦南陽女子中學(系南陽四中前身),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全在南陽接受新式教育,全都考入北京、上海、開封的大學,其中二兒子楊廷賓,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考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西畫系,師從徐悲鴻。1935年,楊廷賓為魯迅先生收集、拓印南陽漢畫石200多幅,對此《魯迅日記》多有記載:“得南陽漢石畫象拓片六十五枚,楊廷賓君寄來……”;1936年,楊廷賓在中央研究院工作,參與了殷墟第十三次考古發(fā)掘;1937年,楊廷賓奔赴延安,開始木刻藝術創(chuàng)作,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是為中共七大召開而創(chuàng)作的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像,以及作為紀念品發(fā)給七大代表的火柴盒上的毛澤東像(現(xiàn)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1963年,中國美術館建成開館,劉開渠出任館長。1964年3月,楊廷賓出任副館長、中國美協(xié)黨組成員。
因材施教,人各有志。從把孩子領回家,再到孩子的自我選擇上,看得出南陽辛亥元勛、現(xiàn)代教育先驅楊鶴汀先生不愧是譽滿南陽的高流名士。
但是,老先生營造、設計素質教育的同時,也講“應試教育”。
清華學堂(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始建于1911年,還是清朝。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前身)始建于1912年,已經民國。
河南為什么要辦這么一所學校呢?
這無疑是河南先賢是時對河南教育的“頂層設計”。
《公啟》云:“夫國之強,強于學,一省亦然。河南學戰(zhàn)之戰(zhàn)闕員,既不能與各國相角逐,復不能與各省相角逐?!睂W戰(zhàn)闕員,一個顯著的事例是,庚款留學,1911年前已經派出3批,河南無1人。而按照當時以地區(qū)人口分配留學名額的標準,河南每年本該有4個名額,但只因考試科目偏重外語、西學,河南學生成績太差,分配名額只能作廢。
為什么非要“留學歐美”而不再學習日本、留學東瀛了呢?
《公啟》云:“或曰:河南留學東島(日本)者,不有人乎?何事留學歐美之預備?為不知日本之短期文明,足以饗遺我國者無幾;且從前學說,更不適用于今日之新共和國也。百年之計,端在樹人;亡羊補牢,晚而未晚。日本福澤諭吉創(chuàng)慶應義塾(慶應義塾大學),專以英文教授科學,其故可深長思也。特是事體重大,經費維艱,仁人君子,有以救不光榮、不名譽之河南為念而熱心贊助解囊相予者乎?馨香視之?!薄鳛槿毡窘顬榫o要的啟蒙思想家、“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1858年創(chuàng)辦日本歷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慶應大學,即從“蘭學塾”“英學塾”起家,向荷蘭、英國學習,1868年改稱慶應義塾大學,面向歐美,仍以英文教授科學,并從1899年起像遣唐使一樣向歐美派遣留學生,而河南謀求科教興豫,教育救國,又何必去吃日本嚼過的饃呢?!——“不適用于今日之新共和國也?!?/p>
“嗚呼,黑夜復黑夜,長夜何時旦。我父老兄弟,縱不為一己之人格、人權悲,獨不為后世子孫憐乎?”
身為教育界人士,楊鶴汀憐愛子孫,決定讓未滿11周歲的兒子楊廷寶挺身一試——盡管“投考資格”要求“年齡在13歲以上60歲以下(是時,戶籍管理尚不嚴格,想來更易年齡不是問題);國文通順;算學會習加減乘除”。
楊廷寶告訴父親,自己不會“做文章”,父親就教了他做文章的“套子(套路)”。
初生牛犢不怕虎。在父親的激勵下,1915年6月,楊廷寶只身奔向八百里之外的開封,投考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放榜之日,楊廷寶抱著希望去看榜,不料只在“備取生”的倒數第2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公啟》云“暫開英文班兩班,每班以60名為限”,也就是甲班、乙班。另外,備取30人。
但是,“備取生”中有位家里有權勢孩子,糾集力量一鬧,結果又辦了個丙班——30名備取生,全部錄取。
1915年9月,楊廷寶入學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幾十年后,回憶這段往事,楊廷寶先生向他的學生齊康院士感嘆:“運氣是個古怪的事,有時在人生的激流里,會把你推上岸邊?!?/p>
在清華 楊廷寶“設計”自己的未來之路
南京雨花臺圖片來源:《楊廷寶全集》
在丙班,楊廷寶考了個第3名。
第3名也沒用,這是個“淘汰班”。但丙班的幾位紈绔子弟又救了他。因為要把紈绔子弟轉為正式生,學業(yè)日進的楊廷寶隨他們轉入了甲班。“不然的話,我今天不知又在何方。”楊廷寶在《童年的回憶》中寫道。
其實,運氣來了,就是擋不住的。
在甲班,美國教員Hargrove先生看上了漸已長開的楊廷寶。為此,他將老婆、女兒從美國叫到了開封“陪教”。說是“陪”他,不如說是“教”楊廷寶。為了讓女兒與楊廷寶“混熟”,Hargrove時常把楊廷寶領到家里。熟了之后,楊廷寶也就不“領”自去了。兩小無猜的孩子混得爛熟,楊廷寶的英語熟練到何等高度,那時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曉得了。
一年半之后,Hargrove先生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就托人向楊廷寶的爸爸楊鶴汀先生提起了這門“親事”。
楊老先生一聽,頭都大了:這不是孩子還沒出國,就讓人家留在美國了嗎?還怎么報效祖國,報效河南?
一口回絕。
當然,楊廷寶還蒙在鼓里。
只是,爸爸給他扔下一句話:“以后不要再到你那Hargrove老師家里去了?!睏钔氁膊恢獮槭裁?,只是他是個聽話的孩子。爸爸不讓去Hargrove老師家,自己也就不去了。
Hargrove先生本想“設計”女兒的終身大事與楊廷寶的未來,不料卻“設計”出楊廷寶的英語高度——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乃至之后的清華學校,英語對赴美留學的孩子而言,太過緊要了!更讓楊廷寶受用一生的是,他可以遍覽世界最新的建筑設計思想與學術成果。
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上了兩年半,林伯襄校長突然將7位學習最好的學生叫到辦公室,說:“北京有個清華學校,如果你們考上,可以減輕河南的負擔?!甭爮男iL的話,7位學生全都應考了。
Hargrove先生竟然是兩位主考官之一?!八牢覍W得很好,笑著對我說‘Youdon’tbeexaminedforyourEnglish’(你的英語,就不必考了)。結果我考取了第1名,其他6名也都錄取了?!保ó敃r,清華學校中等科的幼年生招生,主要為各省選拔咨送,由清華學校復試后錄取;而楊廷寶,由入學成績倒數第2走到出校成績第1,堪稱學渣變學神——而這,只是學神的“開頭”與“起點”)
40年后,楊廷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屆院士,成為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一期學生中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院士。
他不只是“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第一人”,更為河南大學開了一個“好頭”。
建筑界向有“南楊北梁”之說——南京的楊廷寶,北京的梁思成。
而“南楊北梁”,都是在1915年9月考入清華學校的——兩人都是1901年生人,梁思成出生在4月20日,楊廷寶生于10月2日;入學時梁思成已滿14周歲,楊廷寶未滿14周歲。是年,清華學校中等科全國錄取50名新生,其中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輸送7人,占比14%。
但是,從清華學校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楊廷寶從來都不是梁思成的同學,只是校友。
清華學校復試,由于成績太過卓異,清華“因材施教”,建議楊廷寶跳級,直接插班到4年級(是時,清華中等科4年、高等科4年,學制8年)??紤]到能不能跟得上班的問題,楊廷寶提出插班3年級,得到學校允許。
這一“插”,他與長其2歲的聞一多先生同了學、同了班,而且成了興趣相投的美術愛好者。而梁思成,卻在按部就班地學習著。
1919年,在美籍美術教師司達爾女士的影響下,楊廷寶與聞一多、吳澤霖(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等共同發(fā)起成立清華美術社,書記聞一多、“斯條提歐(studio,即畫室、工作室)管理”楊廷寶,組織繪畫練習,探討藝術理論。而在入學的第2年,即1916年6月,他被選為《清華周刊》圖畫員。1917年2月,出任清華孔教會圖畫書記,而后出任清華孔教會書記、《清華學報》英文編輯等。
甫一入學,楊廷寶即參加了拳術隊,并作為學生代表主持過清華體育協(xié)會技擊部工作,1917年6月15日《清華周刊》還曾刊登過他演武的照片,并曾榮獲全校“拳術最優(yōu)”、“技擊第一”等。在清華學校建校10周年紀念活動上,他表演過空手拔雙刀、勉山刀、雙刀擒槍3項武技。
此外,他還是一位活躍的“辯手”,經常參加英語、漢語辯論會并出任主辯手。
而這一切,無不與爸爸楊鶴汀對他的啟蒙教育“設計”、Hargrove先生對他的東床快婿“設計”密切相關。
清華學校辛酉級(1921年畢業(yè))畢業(yè)紀念刊《辛酉鏡》,是這樣記錄楊廷寶的:“居校謹言行,勤誦讀,汪汪軌度,有文雅風。試英文動輒列前茅?!仁鹊で啵魃剿宋?,惟妙惟肖。嘗得本校圖畫獎。”
美籍美術教師司達爾期望他與聞一多前往美國學習美術?!奥勔欢啻饝聛?。我的心愿是想學美術,但家境已日趨衰敗……河南省每年只津貼每個學生大洋拾伍元。估算我的經濟情況及往后的生計,總感到學美術這一行,日后恐難溫飽?!睏钔氃凇段覟槭裁磳W建筑》中這樣說。
行將畢業(yè),適逢清華學校建校10周年,《TSINGHUA1911-1921》紀念??貏e刊登楊廷寶的寫生作品《清華八景》,包括校門、科學館、體育館、圖書館等。
而楊廷寶的《清華八景》,至少有3景是美國建筑師亨利·墨菲設計的。
1916年,清華學校聘請墨菲進行校園第一次總體規(guī)劃,清華早期的“四大建筑”——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大禮堂,由其設計并自此奠定了清華園的建筑風格。
莊俊是我國最早前往美國,在伊利諾伊大學學習建筑的庚款留學生。其時,被清華學校聘任為講師、駐校建筑師,協(xié)助墨菲進行建筑設計、畫圖——他們的建筑,也是中國首批遵照建筑科學技術營造的近代建筑。
課余時間,楊廷寶時常到莊俊那兒看他設計、畫圖。
“我想到學美術這一行,前途渺茫。又揣摸到莊俊干的建筑工程一類的工作,對我比較合適。因為它既照顧到我對美術的愛好,又能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想到這里,我的思路豁然開通。于是,下決心學建筑。這時司達爾只能用沉默的眼光望著我,而我能對她解釋什么呢?……聞一多雖學了美術,但沒學幾個月他又改學話劇。他還勸我改學舞臺美術,和他搭伙伴。我這個人喜歡按部就班地辦事,不習慣于夜間工作。我沒有接受他的建議。不過,他學這一行是很合適的。他是一位豪爽豁達、多才多藝的人。想當年,在清華演戲,他扮演的老太婆,實在是惟妙惟肖。五四運動時,他和羅隆基都是十分活躍而積極的?!痹凇段覟槭裁磳W建筑》中,楊廷寶這樣回憶他在清華對自己未來人生的“設計”。
在清華,楊廷寶還收獲了爸爸楊鶴汀對其愛情與家庭的“設計”。
爸爸想到Hargrove先生,怕楊廷寶到美國后一去不回,就暗中拜托楊廷寶的表姐、北平女子師范學校學生郝超薰,給其物色對象?!埃?919年)春,與隨班參觀清華的陳法青在工字樓門口擦肩而過。陳法青經郝超薰指認,暗中一見鐘情?!?920年)初夏,經郝超薰牽線,(楊廷寶)默認與陳法青的戀愛關系?!?921年)夏,與陳法青訂婚,并在陳家第一次正式見面。第二天應邀赴家宴餞別?!保ā稐钔毴钔毮曜V簡編》)
陳法青(1901年-2004年),河南西平人,先后畢業(yè)于北平女子師范學校、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其父陳銘鑒,前清舉人出身,西平名士,中華民國初年,曾任參議院議員、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總統(tǒng)府政事堂政治咨議等。1932年總纂新編《西平縣志》,著述甚豐,有《嘯月山房文集》6卷、《詩集》6卷、《古榴齋詩話》4卷等。
1927年,26歲的楊廷寶學成回國。經過8年的愛情長跑,4月12日,在北平與陳法青完婚:這一天,楊廷寶一身上衣下裳的中式黑色漢服,陳法青則身披西式白色婚紗,從頭到腳乃至手捧的花兒,都是一色純凈的白。
這一天,時值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京雨花臺淪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對此,楊廷寶、陳法青夫婦,當然還無從得知。
1950年2月15日,楊廷寶擔任南京市興建人民革命烈士陵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月18日,楊廷寶赴南京雨花臺勘察修建烈士陵選址。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也是楊廷寶先生生前設計(1982年)的最后一座建筑,由齊康院士落實完成。1988年,雨花臺烈士陵園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作為雨花臺烈士陵園紅色建筑群重要組成部分,屋面是白色琉璃瓦,墻面是白色馬賽克,窗框、欄桿是白色大理石,整個建筑呈現(xiàn)出渾然一體的白,與周圍綠色樹林形成強烈對比,在陽光下顯得分外巍峨壯美。白色,自然也是四一二“白色恐怖”的寫照。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打響,楊廷寶長子楊士莪自清華大學物理系肄業(yè)參加海軍、次子楊士芹參加空軍,已年過古稀、在長子楊廷寶家(南京)賦閑養(yǎng)老的楊鶴汀老先生壯志不已,報名申請加入抗美援朝醫(yī)療隊,并賦詩一首:我生七十六年春,敵友兩方認識真??姑涝暾x,保家衛(wèi)國是當仁。??諏O輩已投效,醫(yī)療隊中愿步塵。為向從軍志所在,快驅強寇安東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