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冰點家常菜
沒有裝修,沒有服務,這種小店,一般我不會想要特地找來。但吃完之后,我們一行人都不約而同地說:“如果我住在附近一定會經(jīng)常光顧”。
也就是這樣一家路過都不會注意的小店,居然讓附近居民都吃了25年……
“功夫牛肉”
“看看吃點什么?”
順著老板娘的聲音看過去,當天新鮮的食材滿滿當當擺在門口,旁邊傳來老板在廚房里爆炒出來的陣陣香味。
立馬聽著老板娘的推薦,點了一道功夫牛肉。
隨著鍋底加熱,整鍋“噗噗”地沸騰,鍋里的牛肉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
這道牛肉確實“有功夫”,牛肉切成薄片,薄薄的淀粉裹得恰到好處,讓其吃起來尤其順滑,“呲溜”一下便滑進嘴里。
沾上底部的湯汁入口,牛肉變得黏糊糊的,口感十分軟綿。再來上適當?shù)睦苯诽嵛?,咸香可口?/p>
“炒大腸”
如果恰巧在這樣的小店吃到合心意的美味,會忍不住歡呼。如此意料之外的驚喜,在吃到這份炒大腸的時候感受到了。
端上桌時便看到沉甸甸的一盤,鋪滿的肥腸給得尤其大方。肥腸炒得滿是油光,誘人的黃色看著都口水直流,再湊近嗅嗅,肥腸那令人
欲罷不能的香氣沖進鼻腔。
比起常吃到的以青椒做搭配,這里更多是放了蘑菇一同炒,嫩滑的口感在肥腸之中更突出了,沐浴在肥腸的香氣之中,連蘑菇吃起來都獨具風味。
“雜魚醬油水”
雜魚醬油水便是家常味道了,是閩南小炒店里絕不會出錯的一道。
魚肉白嫩細膩,不易散,輕輕一夾便分離出一塊完整的魚肉。在醬油水的浸潤之下,吃起來鮮香濃郁,末了豆豉的香味還在口腔中打轉(zhuǎn)。
“酸辣豬腰”
點菜時,光是看菜名就對這道酸辣豬腰抱有很大期望,一直想象著是什么樣的味道,但上桌后有些失望,酸辣味不大明顯。
豬腰片成花,吃起來軟嫩適中,調(diào)味更像是爆炒腰花,酸味兒要是再多一些就好了。
“炒油麥菜”
炒時蔬是小炒店里必點的。
新鮮的蔬菜趁著旺火下鍋爆炒,炒得綠油油的,淡淡的調(diào)味加成,吃起來清脆爽口。
吃飽起身,店里還是只有老板夫妻倆在忙碌。
這樣的家庭式作坊,味道嘛,便是最普通不過的小炒了。
家住杏林的朋友說:
“杏林人都知道他家”
,如此在一個地方喂飽周邊居民25年,也算是還原最純粹的家常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