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天津這幾天都住在津塔公寓,窗外就是美麗的海河,海河的夜景尤其嫵媚。天津地標式建筑——豪華現(xiàn)代的環(huán)球金融中心就在隔壁;不遠處便是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北安橋和夜游碼頭;稍遠一點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天津之眼”。整個海河最美景觀盡收眼底,晚上坐在窗前凝望海河夜景,可以發(fā)呆一個小時以上。
仲秋的清晨漫步在海河棧道,涼風習習。河對岸“黃墻、紅瓦、洋蔥頭”的歐式建筑物在晨曦的映照下顯得特別柔和,特別優(yōu)美。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晨運的人們或快走或慢跑或悠閑散步。釣魚的大爺更是早早的就過來找個好位置,慢條斯理的,不急不躁地等待魚兒上鉤。最重要的是沒有高音喇叭擾人的廣場舞。這種高雅、寧靜、愜意、舒適的河邊棧道真是難得的好地方。
我們從津塔公寓散步到北安橋不到一公里,所以幾乎每天早晨,晚上都走過去,欣賞這美妙絕倫的藝術(shù)品。
北安橋始建于1939年,應該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建的。它是連接天津市河北區(qū)勝利路與和平區(qū)福安大街的跨海河橋,原本是木質(zhì)橋梁,原來的面貌怎樣我找不到它的舊照片。1973年改建為鋼筋水泥橋。2004年海河綜合開發(fā)改造時對其進行了抬升改造。改造后的北安橋就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座橋。橋的結(jié)構(gòu)和建筑力學我是外行。橋的外觀和裝飾非常美,無論粗看還是細細品味都令人無比震撼。而且我?guī)缀踝哌^國內(nèi)的大部分地方都似乎從未見過如此美妙的橋梁,甚至在歐洲也未曾見過。
介紹說:整座橋主要體現(xiàn)的是歐洲古典式建筑風格,在建筑裝飾設(shè)計中既考慮海河兩岸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又結(jié)合原有橋梁的結(jié)構(gòu)型式,同時借鑒法國巴黎亞歷山大三世橋,為西洋古典式的建筑風格。橋的四個角落是四座巨型雕塑,是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青銅壓紋的“盤龍”橋墩雕像以及橋欄柱基上舞姿各異的四尊“樂女”雕像。4個銅制的“樂女”手中各抱著4種不同的樂器:阮、排簫、琵琶、笙,力求突出中國古典韻味;2條盤龍雕塑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風格,龍頭、龍身、龍爪均為金色,它們分別盤踞在海河上下游的橋兩側(cè),仿佛從水中升騰而出,栩栩如生。
北安橋橋頭東、南、西、北四個角落各豎著一座起碼有五米高的巨型雕塑,雕塑的柱子是水泥方柱,邊長大約也有一米,方柱的上方是金光閃閃的雕塑。這些雕塑遠遠看上去好像是西洋古典式風格,但仔細觀察卻不單純是西洋風格的雕塑,而是滿滿的中國元素。我細細觀察感覺作者好像表達的不是“介紹”所說的,也不像網(wǎng)絡(luò)中說的只是代表四方平安,而是表示:代表古老中國最令妖邪膽戰(zhàn)心驚并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列強的欺壓下無法抬頭,受盡屈辱。
四座雕塑造型和表情細節(jié)如下:
“青龍”:預示著龍的國度和皇權(quán)的“金龍”被裸體得意的西方女人騎坐著,而青龍張開大口,爪子騰空作驚恐狀。
“白虎”:預示著百獸之王和威武霸氣的戰(zhàn)神“白虎”被傲慢的西方裸體男人騎著,伸手“撫摸”著“乖乖”的憨厚的虎頭,完全失去獸王的威風。
“朱雀”:預示著百雀之王的九天玄女,神鳥“朱雀”同樣還是被裸體的西方女人當成坐騎。
“玄武”:預示著北方大帝,四靈之首的玄武(化生龜蛇),龜背馱著兇神惡煞的裸體西方男人,蛇頭還被緊緊捏著。
這里是否還隱含著“青龍”——皇帝?中國男人?“朱雀”——皇后?中國女人?“白虎”——清軍?“玄武”——北方權(quán)力中心?不得而知。
這也許更符合海河兩岸的建筑物基本都是侵略者留下的遺跡,是百年前中國的恥辱。它們也許更多的是提醒我們應該強大自身才能擺脫列強的控制。
橋上的四尊手抱中國樂器的女郎是典型的中國美女面容,但造型是西化的。這也許是預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吧。
無論表現(xiàn)的寓意是什么,這座橋是2004年建設(shè)的,它的寓意都是中國需要強大,中西方文化可以融合。而作為純藝術(shù)欣賞,它確實很美。它已然成為天津的地標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