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財經(jīng)】根據(jù)燈塔專業(yè)版實時數(shù)據(jù),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的票房已經(jīng)突破13億,成為今年暑期檔中的一匹黑馬。這部影片如今已經(jīng)進入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前五的行列。
然而,伴隨著其熱度的上升,一些爭議也開始浮現(xiàn),尤其是最近被網(wǎng)友激烈討論的洛陽問題。爭議的起因是導演在洛陽的路演活動遭到了當?shù)赜^眾的抵制,他們指責導演將原本歷史上洛陽的元素全部刪除,例如“李白與杜甫明明是在洛陽相遇,但影片中卻成了在長安相遇”。而在歷史上,李白的詩歌、裴晏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被并稱為“唐朝三絕”,而這些元素被導演安排在了揚州等其他地方。
針對這一爭議,導演回應稱,在歷史中確實有明確的記載李杜相會發(fā)生在洛陽,但影片中男一號高適的視角是主線,觀眾并沒有直接跟隨李杜的故事,而是通過高適的友情來展開劇情。對于爭議,目前網(wǎng)友主要分為兩派觀點。一方面支持改編,認為作為一部商業(yè)電影,在尊重歷史背景的前提下進行一些改動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該片并非紀錄片,完全原汁原味地還原歷史可能會影響觀賞性。此外,如果將長安和洛陽的戲份明確劃分,最終成本也會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堅持認為改編并非亂編,他們擔心這樣的改動會誤導觀眾,特別是這部影片有很多小孩子觀看,可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影響,類似前幾年《王者榮耀》改動歷史人物的情況,會造成誤導。
無論爭議如何,影片《長安三萬里》在票房上的亮眼表現(xiàn)不容忽視。其突破13億的成績讓人驚嘆,并進入了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前五的行列。在滿足商業(yè)需求的同時,影視改編歷史故事也需要平衡創(chuàng)意和歷史準確性,以確保觀眾得到一部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