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qí。薺是多音字。部首:艸。筆畫:9。筆順:橫、豎、豎、點、橫、撇、捺、撇、豎。
詳細(xì)字義:薺jì〈名〉指薺菜。其甘如薺。——《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薺麥彌望?!巍そ纭稉P州慢》詞薺麥青青。南望閩中數(shù)百里,嘉樹帖帖,地上如薺?!鳌に五ァ犊此赦钟洝?。薺qí——見“荸薺”(bíqi)。
含義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礎(chǔ)釋義:[jì]:薺菜。
組詞:薺菜、薺薴、匙薺屬、石薺苧、甘之如薺。
相關(guān)詞語:
薺菜:指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狹長,羽狀分裂,花白色,莖葉嫩時可食,全草可入藥。
荸薺:古稱鳧茈。又稱烏芋。有些地區(qū)名地栗、地梨、馬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在水田中,具匐匍莖,先端膨大為球莖。球莖可作蔬菜,可代水果,也可制淀粉,作中藥。
古籍解釋:
《集韻》《正韻》在禮切,音鱭。甘菜?!对姟ぺL(fēng)》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董仲舒·雨雹對》薺麥?zhǔn)忌?,由陽升也?/p>
又《韻會》草名。
又《類篇》才詣切,音劑。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