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墊底后,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民眾黨提名人柯文哲,再次就兩岸議題表態(tài),罕見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并表示他參加島內領導人選舉,就是為了促進兩岸和平,如果他成功當選,將致力于降低兩岸對立,增進互相諒解。
據島內媒體報道,接受采訪時,柯文哲延續(xù)國民黨提名人侯友宜的說法,表示自己也支持臺灣法律,并強調依據島內法律,兩岸確實同屬一中,早在2015年,他就提出了“五個互相”用以處理兩岸議題,分別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以及互相諒解,其中最難達成的就是互相諒解,兩岸一定要互相理解對方的困難,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柯文哲還表示,臺海本來不該有戰(zhàn)爭,但現(xiàn)在解放軍軍機頻繁在臺灣周邊區(qū)域活動,兩岸很容易擦槍走火,很多戰(zhàn)爭的起點就是擦槍走火。當前島內外資大量外流,民進黨當局大肆鼓吹“抗中”時,全球也在推進“去臺化”。當前兩岸最大的問題就是互相不信任,如果賴清德當選島內領導人,臺海爆發(fā)沖突的風險會進一步上升,進而影響島內經濟。
抨擊賴清德后,柯文哲順勢自我推銷了一波,他表示如果他當選島內領導人,一定會說服大陸,促進兩岸關系友好發(fā)展,營造更好的經濟環(huán)境。至于兩岸究竟要不要統(tǒng)一,柯文哲表示,大家很清楚,維持現(xiàn)狀是唯一的選擇,不必糾結“統(tǒng)獨”問題。
從表面上看,柯文哲確實是在為自己拉票,但從兩岸論述的內容來看,無論是支持臺灣法律,兩岸同屬一中,還是致力于促進兩岸交流,維持現(xiàn)狀的觀點,都與侯友宜的兩岸論述大同小異。這番表態(tài),實際上也反映出了“藍白”尋求共識,共同下架民進黨的趨勢。
實際上,對于“藍白合”一事,國民黨與民眾黨從未明確否認過,只是柯文哲民調長時間領先侯友宜,不愿意俯就。國民黨作為島內第二大黨,也不太可能為民眾黨作配,所以兩黨合作,抗衡賴清德的意愿并不強烈。不過,賴清德竄美返回臺灣地區(qū)后,支持率暴漲,一度破四,盡管后續(xù)有回跌,但仍以35.7%的支持率,領先第二名侯友宜10個百分點。而柯文哲支持率沖破三之后,就一路下滑,如今已經墊底。
考慮到賴清德的巨大優(yōu)勢,國民黨與民眾黨整合的意愿越來越強烈,不斷對外透風,互相試探。不久前,柯文哲在社交媒體發(fā)文,紀念“823炮戰(zhàn)”時,主動提及藍白整合一事,表示愿意拋棄“舊框架”、建立“新共識”,為達成這一目的,他會以最開放的態(tài)度,與島內各政黨領袖展開對話。隨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積極回應,表示他很愿意與柯文哲坐下來好好談,爭取在各項公共議題,以及立法機構合作等問題上達成共識,避免讓民進黨“躺贏”。
綜上所述,柯文哲此言,一方面是繼續(xù)抨擊民進黨,為自己爭取選票,確保在藍白合談判中掌握主動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與國民黨尋求共識,推動藍白合,共同努力,下架民進黨。這番操作,整體而言并沒有什么問題,但祖國統(tǒng)一是原則性問題,容不得任何歪曲,兩岸維持現(xiàn)狀不可能是唯一的選擇。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眾黨,為了爭取選票,玩文字游戲,大陸不會過多干涉,但核心問題上,立場還需堅定,推進祖國統(tǒng)一進程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