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電影《扶我上戰(zhàn)馬的人》里第一次出現(xiàn)“彭大將軍”以來,在之后的上百部作品里彭德懷都被不同的演員以不同的風格飾演。
比如說最早的飾演者雷飛,側(cè)重于表現(xiàn)戰(zhàn)爭時期彭大將軍的雷厲風行。
不過可能是受限于時代,關于展現(xiàn)偉人形象的表演方式尚且還在摸索階段,一些地方話劇風格濃厚。
再或者近兩年的熱播電影《長津湖》里扮演彭老總的周小斌。
盡管周小斌平日里以擅長表演喜劇而出名,但在這部劇里塑造彭老總為人謙和、感情細膩的一面時也絲毫不含糊。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演員詮釋并演繹出了彭老總的光輝形象,但要按照知名度排,還是宗利群、董勇、丁笑宜這三位老師塑造的彭德懷形象更深入人心。
宗利群
宗利群并非傳統(tǒng)科班出身,單純從演技講,可能和其他國家級演員有些差距。
但在成為演員之前,他曾在部隊擔任參謀長,軍銜是中校,這又使他在扮演彭老總時,比別的演員多一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他在《大決戰(zhàn)》和《亮劍》等作品中留下的彭德懷形象,但鮮有人知的是,早在1988年,宗利群便已經(jīng)和彭老總結下不解之緣。
時值八一制片廠拍攝《女教官的報告》,可在選角時,副導演李曉軍卻犯了難。
原來,大部分的角色已經(jīng)確定好人選,但還有個參謀長的位置空著。
彼時革命題材的電影本就力求真實,更何況還是代表我黨形象的干部角色,肯定不能隨隨便便從大街上拉一個人來演。
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是找一個既懂軍事,又能讓人一看就感到殺戈果決氣質(zhì)的演員,但這種肯定是劇組里沒有的。
當下,李曉軍聯(lián)系上劇團團長李世璽,希望可以從部隊里找一批群眾演員。
經(jīng)過協(xié)商,李世璽最終讓李曉軍去七團找宗利群幫忙。
兩人一見面,李曉軍的眼睛就亮起來了。
在他看來,曾實際擔任過參謀長的宗利群要形象有形象,要氣質(zhì)有氣質(zhì),簡直是出演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
于是,李曉軍三步并五步的上前一臉親熱的拉住宗利群,將內(nèi)心的想法告訴了后者。
“老宗,你沒事的話,要不幫忙演個角兒?”
摸不著頭腦的宗利群順勢問了下角色,在得知是參謀長后,面露憂郁之色。
老實說,那時的宗利群其實是想演但又不敢演,主要還是怕整部影片因為自己壞了質(zhì)量。
但在李曉軍的強烈堅持下,宗利群聽到客串角色還有臺詞,又想起以前在熒屏前出演過角色的老隊長,心頭一熱,最后還是答應了他。
出人意料的是,宗利群之前的擔心全然是杞人憂天,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沒有絲毫演技的他反而完美地融入了整個角色,一舉一動都展現(xiàn)出了軍人的風采。
結束拍攝后,準備離開的宗利群被三個人堵在了門口。
副導李曉軍直接單刀直入道:“哥,你這太像彭德懷將軍,以后咱們廠要是再有戲拍,我指定得找你?!?/p>
然后是化妝師易明慧:“小宗啊,你化好妝,在前面走路,處理問題的時候像彭老總的?!?/p>
最后是知名導演李俊,拍了兩下宗利群的肩膀道:“小宗,咱們廠之后要拍《大決戰(zhàn)》,你記得去競選一下?!?/p>
三個人一套“組合拳”下來,搞得宗利群整個人有點懵,他只能將信將疑地把這件事埋在心里,打算以后有機會去嘗試一下。
而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還是錄音師沈國瑞。
沈國瑞曾負責給彭德懷的紀錄片、音帶等資料調(diào)音,每天的工作幾乎就是泡在彭老總青年到晚年的照片和作品中,對彭老總的了解程度不能說本人親至,但在圈內(nèi)也可以算權威。
在看到宗利群的第一眼,沈國瑞也給出了類似成為彭德懷特型演員之類的建議。
從此,宗利群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直到1990年《大決戰(zhàn)》劇組正式選角,宗利群再次接到邀請。
據(jù)宗利群回憶,彼時其他演員都有一個A、B、C、D的備選,但他沒有,只要他來,“彭德懷”就是他一個人的。
不過,他畢竟不是專業(yè)出身,演技有待商榷,為了服眾,李俊還是讓他正常試鏡。
在截取了一段丁笑宜曾出演過的片段后,宗利群第一次試鏡,被點出語速太快,動作太急,沒有展現(xiàn)出彭老總的氣質(zhì)。
當下,宗利群直接臺也沒下,背過身,花十分鐘時間又順了一遍詞。
第二次模仿直接收獲了臺下眾人的掌聲,甚至“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難掩內(nèi)心的激動,直接站起身,指著宗利群的鼻子道:“宗營長,彭德懷!”
于此,《大決戰(zhàn)》定下了人選,而宗利群也正式開啟了他的演繹道路。
為了能給觀眾展現(xiàn)出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彭德懷,首先需要做的是對彭老總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
他先是找來大量關于彭老總的文獻資料和照片著作等,仔細研讀的同時,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彭老總平日里的動作。
隨后,宗利群還前往紀念館、博物館等相關場所,用游客的身份聽專業(yè)人士的講解,以彌補一些細節(jié)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他還找上以前扮演過彭老總的雷飛、丁笑宜等前輩,傾聽他們的心得體會,認真記筆記學習。
他本就是軍人出身,而彭德懷在軍人心中的地位本就如“戰(zhàn)神”般高不可攀。
隨著宗利群對彭德懷的認知越來越全面,他內(nèi)心深處對彭老總的敬畏之情也自然更加濃郁。
所以,這也使他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演好彭德懷將軍。
而到了實際開機后,他在《大決戰(zhàn)》中的出色表演,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哪怕時至今日,宗利群也一直被認為是最能體現(xiàn)彭老總“豪爽、耿直”性格的演員,同時也被認定是將彭德懷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形象塑造最好的版本。
實際上,會得到觀眾最廣泛的認可并不意外。
縱觀宗利群的整個演繹生涯,《建國大業(yè)》、《亮劍》、《太行山上》……除了彭德懷,他幾乎沒有再飾演過別的角色。
當一個人集中精力,只為做好一件事時,成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董勇
董勇在圈內(nèi)是出了名的“警察專業(yè)戶”,人們耳熟能詳?shù)淖髌罚骸吨匕噶M》“江漢”、《警壇風云》“張旺”,都曾是他出演過的角色。
所以,當《彭德懷元帥》劇組邀請董勇出演彭老總時,外界的聲音比起好評,更多的還是質(zhì)疑。
一方面是他在觀眾心中的形象已經(jīng)被固化,另一方面也因為他不是彭老總的特型演員,能否將彭老總那種“橫刀立馬”的氣質(zhì)展現(xiàn)出來,是觀眾們最關心的一點。
此外再加上之前丁笑宜版、宗利群版的彭老總刻畫的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從聲望上講,人們更希望老前輩再次出山。
實際上,剛收到消息時的董勇也是內(nèi)心一陣打鼓,擔心能不能演好,但不久后,這種擔憂就轉(zhuǎn)變成了一種必須演好的決心。
他的父母都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革命戰(zhàn)士,變相也算得上彭老總的兵。
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令他本就對軍人心生向往,更何況是所向披靡堪稱神話的彭大將軍。
“不僅要演好,還得演活,一定要拿出拼命的精神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p>
在心里定下目標后,剛剛在杭州老家結完婚沒多久的董勇,不到半個月時間又轉(zhuǎn)身進了劇組。
那時的董勇人近中年,身材上已經(jīng)微微發(fā)福,導演見了一挑眉,反而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的印象還停留在董勇演警察時高高瘦瘦的精壯小伙形象,如今見了面,別的不說,至少身材和彭老總貼近了幾分。
再加上天生的陽剛之氣,以及劍眸里時不時透出的一抹“兇光”,再化上妝……
還別說,真有幾分戰(zhàn)爭時期彭老總那種不怒自威的氣質(zhì)。
不過,單單只是外表像是遠遠不夠的,董勇自己也懂得這一點。
《彭德懷元帥》比起其它只能展現(xiàn)彭老總冰山一角偉大的影視作品,幾乎涵蓋了彭老總從底層人民起義到支援朝鮮,包括郁郁終老等各個階段。
本身的時間跨度就比較大,再加上各個事件發(fā)生時,彭老總也會有不同的心態(tài),難度呈幾何倍增。
所以,董勇在做準備工作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打算。
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表演,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彭德懷的“魂”,不是去關注演技形象等問題,而是透過彭德懷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學習又或者傳承一些東西。
比起形似,董勇追求的是“神”似。
為了演好彭德懷,除去基礎的資料影像外,董勇還找來十幾本傳記,體會不同作者心目中的彭老總,以補全內(nèi)心的形象。
同時,他也確定了自己的表演方式——拋卻固有印象的臉譜化,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藝術性加工飾演。
在此期間,董勇還數(shù)次跟隨劇組專門前往彭老總的家鄉(xiāng)實地體驗生活,參觀紀念館,拍下照片以供回去后研究用。
此外,他還向父母以及父母的戰(zhàn)友們請教,通過老兵們的親身經(jīng)歷,對戰(zhàn)爭的真實體會,加深對各大戰(zhàn)役的理解,并從中深切感悟彭老總的指揮內(nèi)涵。
這種全心全意的付出也收獲了回報,表現(xiàn)在熒屏中便是一幕幕名場面。
比如說面對老蔣陰陽怪氣我軍戰(zhàn)士的行為,彭德懷分毫不讓地“請對面吃了一頓黃連”,直接令老蔣的臉黑成了鍋底。
又或者是劇中在抗美援朝期間,前方軍備吃緊,后方負責后勤的各個團長卻在不停倒苦水。
忍無可忍的彭德懷直接起身,眼含淚光地環(huán)視了一圈突然鴉雀無聲的眾人。
“戰(zhàn)士們現(xiàn)在正在前方與敵人拼命,你們真應該去看看你們口中那些最可愛的人!”
他的聲音沙啞,語氣卻鏗鏘有力,指尖在微微顫抖,但腰板卻挺得筆直。
“他們沒有棉大衣,也沒有窩窩頭,看看你們,想想他們,有同志在被凍死,有同志只能靠吃雪充饑!”
最開始彭德懷的聲音還比較壓抑,說到最后時,他慷慨激昂的話語已如驚雷般炸響在每一個人心頭。
再一次環(huán)視全場,目光觸及之處,所有人都不自覺低下了腦袋。
董勇的演技既讓觀眾感覺到了彭老總對敵時的剛硬,也體會到了愛兵如子的柔情。
正是這種反差,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弱的彭德懷。
丁笑宜
如果說宗利群將戰(zhàn)爭時期彭老總身為將領的氣吞山河的霸氣展示得淋漓盡致,董勇則通過演繹彭老總的一生,刻畫出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偉人。
那么丁笑宜就是化繁為簡,在塑造彭老總平易近人的親和感方面做到了極致。
與宗利群相同,丁笑宜也曾多次出演彭德懷,但他所扮演的彭老總成名要更早。
丁笑宜出生于上世紀40年代初期,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
從小丁笑宜就很懂事,經(jīng)常會幫助家里做家務,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演藝事業(yè)的興趣也越加濃厚。
畢業(yè)那年,丁笑宜也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在話劇院工作。
不過,受時代因素影響,電影逐漸盛行,話劇的處境急轉(zhuǎn)直下,屬于是一個狼多肉少的局面。
初入團時,丁笑宜和許多演員一樣,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臺上扛旗的小龍?zhí)?,偶爾能分到一兩個角色臺詞也不多。
直到197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丁笑宜接觸到電影,并在《暗礁》中出演偵查科科長。
這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
然而,這部電影在當時并沒有激起什么浪花,丁笑宜也沒有往這方面繼續(xù)發(fā)展的想法,在電影殺青后,丁笑宜又回到了自己熱愛的話劇舞臺上,一呆就是七年。
在這期間,丁笑宜的表演功底逐漸被打磨的爐火純青,這也是他在后來飾演彭老總得心應手的原因之一。
1984年,丁笑宜受邀參加《悠悠故人情》的試鏡,并在通過后飾演彭德懷。
任誰也沒想到的是,他在話劇上打拼了十幾年,到頭來反而不如在電影里出場一次來的受歡迎。
與其他演員主抓彭老總軍人剛強威嚴的一面不同,在這部劇里,丁笑宜的表演要更加隨和,他扮演的彭德懷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拉近了領導人和民眾的距離,讓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于是,不出意外的,丁笑宜“新穎”的彭德懷形象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在此之后,丁笑宜也走上了彭德懷特型演員之路,并先后出演了14次彭老總,被稱為“彭德懷專業(yè)戶”。
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還是1988年的《彭大將軍》。
這部電影主要寫的是彭德懷晚年的生活,那時的彭老總病魔纏身,整體形象非常消瘦。
為了展現(xiàn)出這種虛弱感,丁笑宜曾經(jīng)歷了高壓減重的階段。
而要說到劇情,哪怕從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在塑造偉人形象方面,也當屬上乘之作。
其中,有一段彭老總與毛主席吃飯的戲。
從兩人見面時親切的交談,言語間不自覺流露出的小有相聚的喜悅,到談及到國家大事和政黨軍事等問題時,主席一轉(zhuǎn)嚴肅,而彭老總面露苦相,一臉為難。
種種表情細節(jié)到情緒變換,都表現(xiàn)的非常自然,也充分展現(xiàn)出了彭老總率直的性格。
不僅如此,在彭老總外出犁地的畫面中,他先是做到一半后停下身子,然后用手背蹭掉兩鬢的汗水,緊接著又扯開衣口散熱,最后兩口唾沫到手上增加摩擦力。
這種細膩而真實的演技讓彭老總的形象一下子立了起來。
此外,影片中還有大量彭老總深入基層,與人民群眾互動的劇情。
彼時的彭老總生活落魄,在被人民群眾關心后,他內(nèi)心的復雜一瞬間溢于言表。
他半彎下腰,不自覺的用一雙滿是繭子的大手摩挲著孩子的臉頰,眼角泛起的淚光令人動容。
可以說,在塑造晚年彭老總形象的演員中,丁笑宜版堪稱經(jīng)典。
可惜的是,因為一些原因,丁笑宜出演的另一部作品《抗美援朝》至今仍被雪藏,無緣與觀眾見面。
其實,除了這三位演員以外,《大進軍:解放大西北》中呂曉禾扮演的彭老總以及出演《跨過鴨綠江》的丁勇岱,都將彭老總對敵人的錚錚鐵骨,對同志的有情有義,完美展現(xiàn)了出來。
不過這兩位,因為劇本、外形、觀眾印象等方面,評論褒貶不一,且不過多描述。
但不管是在哪部作品里,通過哪種方式,每一位老戲骨都是有過精心準備的,目標相同,全部是為了完美全面的展現(xiàn)彭老總的光輝形象。
以求讓觀眾以及后輩,牢記歷史,并從中感悟到偉人的精神加以傳承。
標注:原創(chuàng)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侵權請48小時與我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