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經(jīng)常收到年輕女孩發(fā)來的感情求助私信。眾多私信里,時不時總會夾雜類似“跟喜歡的人發(fā)消息,對方不回我怎么辦?”“很喜歡一個人,每次都是我主動,但對方不怎么主動找我聊天怎么辦”“跟一個人曖昧許久,但對方遲遲不推進下一步怎么辦”的內(nèi)容。
面對這些私信,我一般這么回復:要么就別怕丟臉,勇勇敢敢、大大方方去主動,做那個破冰的人;要么就沉穩(wěn)點,做那個沉得住氣,等得起結果的人。
大多數(shù)人在感情里是豁不出去的,所以往往她們還會繼續(xù)問一句:那我要如何做一個沉得住氣的人?
我答:管他每日開心還是不開心,回消息還是不回,管他有正面反饋還是負面反饋,我自寵辱不驚,該看書就看書,該寫字時好好寫字,該搞事業(yè)時也別松懈半分。總之一句話,過好自己原本生活。
你來,或是不來,我都能繼續(xù)過好我的人生。這種沉得住氣的心境適用于感情,也適用于生活、工作。
我以前也是那種總急著跟生活要一個答案的人。
一旦喜歡上一個人,就馬上想要一個結果。曖昧初期,守著手機等對方消息,對方發(fā)消息來了就開心,對方不發(fā)消息就去一直猜對方為什么不來找我。一顆心撲在對方身上,很焦急,也很不快樂。人家是快快樂樂搞曖昧,我一走心就煎熬。就像那首歌唱的“心一跳,愛就開始煎熬”。
一旦做一件事,就想很快看到結果。就像剛開始寫作那會,給編輯們郵箱投稿,剛發(fā)過去,就巴不得馬上出結果。參加完某場考試,剛交完卷,就迫切地快點拿到考試成績。認真運動一天,巴不得第二天就見成效。去營業(yè)廳辦業(yè)務也是,最討厭排隊了,一旦要開始排不知道還要多久的隊,輕則焦躁不安,重則覺得自己運氣真差,竟然還需要排這么長時間的隊。
那時的我,真的太急躁了。
為此,也吃了不少急躁的虧。在那些需要等待的著急日子里,我每日郁郁寡歡,浪費著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猜測著那個如今跟我八桿子打不著的男人的心思,逢人就傾訴自己這段看不到結果的曖昧關系,好端端一個年輕女孩,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不被人愛的祥林嫂模樣。糟糕得很。
生活里也如是,一點就炸,一激就怒。完成某件事的過程,很辛苦;等待某件事結果的過程,過分焦灼,過分緊張;若某件事結果不如意,很難過。原來可以很開心度過的生活,硬生生被曾經(jīng)的我過成焦慮與緊張的常態(tài)。每日活得很累。
萬事萬物有其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急也沒用,除了讓自己怒火攻心,并不會對事物發(fā)展有任何其他好處。
到頭來發(fā)現(xiàn),等不起結果,沉不住氣,最后傷的還是自己。
得自己吃過虧,栽過跟頭,而后才能慢慢明白,人生不能這般急躁地活。
得學會等,也要敢等。
如何成為一個能等待、能沉得住氣的人?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敢豁得出去,以及有底氣從頭再來。
那個你喜歡的但并不會主動的人,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那就勇敢豁出去去爭取、去表白,做好受傷的準備。如若你并沒那么喜歡對方,也并不愿意主動,那便老老實實等著。有什么好著急的,最壞的結果不就是你們一輩子就只能如此這般么,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種狀態(tài),你不也生活得好好的。心態(tài)放好點,他來找你,你開心就理一下,你不開心就晾著。你的人生又不是只有他,每日找點能讓自己開始的事做做,一樣快快樂樂的。怕什么沒有愛人,好好搞事業(yè)、搞自己的人生,大不了就不喜歡他了啊,老娘這么優(yōu)秀,以后換個人照樣生活美好。
這種等得起的心態(tài),在生活、工作中的應用是: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做完后,對結果就坦然一點,不必焦灼。擁有好結果,就去慶祝;結果不如意,也沒關系,總結經(jīng)驗與不足,承認自己這次輸了也不是多么丟人的事。輸,不可怕,輸了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再贏回來,依舊是贏家。何必過分擔憂,甚至丟了心態(tài)。得不償失。
人生那么長,只要那股不服輸?shù)膭艃翰粊G,只要肯繼續(xù)努力,總有能替自己贏回來的機會。一年不行,那就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即便最后花了十年時間才做成一件事,那也是一種厲害啊。
這是我們能沉得住氣的最底層邏輯,我們輸?shù)闷稹R驗椴还芪覀儺斚略趺摧?,我們最后總會替自己加倍贏回來的。
如今,身邊總有人說我是那種關鍵時刻膽子很大,敢爭取,也敢豁出去的人。他們問過我,在那些時刻怕過嗎,難道就沒擔心過自己會搞砸嗎?
我每次都開著玩笑說:我可慫了呢,在當時我也害怕得要命。但我總覺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每逢大事要有靜氣,不能急,也不能慌。要大膽去選,選定了,就拼了命去爭取、去堅持。即便再慫,也要咬著牙堅持下來。
每一次,我都在拿我的努力、勤奮、勇敢去跟生活賭。坐上生活那張牌桌,我把那顆緊張的心藏在內(nèi)心深處,我?guī)е鴄ll in的決心,反復告訴自己:
此時玩的就是心態(tài)的游戲,氣勢不能輸。只要裝得夠像,只要假裝自己手上的牌足夠多、足夠大、足夠吸引人,對方就能被我唬住。誰先著急,誰先亂了,誰就輸了。我要做的就是成為那個不能先著急、先自亂陣腳的人。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態(tài)哲學。
我并非生來心態(tài)就好,我只是一直反復提醒自己“不能急,我要做那個擁有好心態(tài),能贏到最后的人”。
很多時候,往往不著急贏的人,才能贏到最后。
而我要做的就是成為那個不能先著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