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心里很清楚戴上它不代表準備旅行,我還是忍不住轉了轉表冠,把細長又搶眼的三角形指針調(diào)整到另一個國度的時間,期待借此與家鄉(xiāng)以外的某個地方產(chǎn)生連結。當然,指針移動了,但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除了在移動的光影中,看見浪琴Spirit Zulu Time的美。
坦白說旅行不見得非要戴兩地時間或世界時區(qū)表,畢竟只是調(diào)個時間,沒那么麻煩,功能再基礎的表到了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依然能夠發(fā)揮它的作用。重要的是怎么樣把表做得好看、好戴,最好擁有一些超出同級表款的細節(jié),讓人每看一眼就感到滿足。那么無論是在家鄉(xiāng)、異地,都值得了。
而Spirit Zulu Time讓我滿足了一個禮拜。
在試戴這款浪琴年度重點作品以前(究竟為什么叫Zulu Time?),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藍面,還是綠圈?
單看照片,綠陶瓷圈散發(fā)出來的色彩的確漂亮,與帶有歲月感的金色指針、時標以及最能襯托金色的黑色表盤搭在一起,即便今日市面上已經(jīng)存在著數(shù)不清的綠色表款,依然有自己的味道。不過實表上的綠陶瓷在多數(shù)沒有強烈光照的環(huán)境下,其實相當?shù)驼{(diào),甚至乍看如黑色,直到手腕轉到某個角度面對某道光源,才隱約透露那股深沉的綠。相較之下藍面可就搶眼了,無論是拋光的陶瓷表圈還是經(jīng)過放射狀發(fā)絲紋修飾的面盤,往往都會反映出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的色彩。此時藍與綠的選擇(或者還有更低調(diào)的黑色表圈及面盤),似乎成了一種佩戴者個性的延伸。
當然,表殼切工、亮霧面打磨、立體時標及代表高精準度的五顆星星 等等營造高級感的手法,在任何一款Spirit Zulu Time身上都是一樣的。正確來說,2020年浪琴推出「Spirit先行者」這個全新系列的時候,就已經(jīng)做出這些提升品質(zhì)的細節(jié);你不僅可以看見日期窗邊緣的斜切面,也可以在秒針所對應的刻度上看見一圈經(jīng)過切面與拋光修飾的階層;甚至浪琴還針對每個阿拉伯數(shù)字時標外側的菱形刻度做出凹槽,哪怕閱讀時間根本不需要看得這么仔細。畢竟所謂高級,就是將每一個能夠提升的地方變得更加精致、賞心悅目。
我喜歡時不時欣賞Zulu Time呈現(xiàn)在表面的層次,也喜歡藍寶石水晶鏡面配合陶瓷圈弧度所呈現(xiàn)的曲面。技術上來說這并不困難,市面上比這更凸出、更像球體的鏡面倒也不罕見;罕見的是鏡面與表圈在如此弧度下相互而生的整體性,仿佛天生一對?;蛟S棱角分明的切面看起來太過鋒利,但真正戴上手時那些鋒利的角其實一點刮手的機會都沒有。又因為浪琴刻意縮短了Zulu Time的表耳長度,相較于過往其他Spirit系列表款,整只直徑42毫米的表更容易順著表帶服貼在小手圍佩戴者的腕上。
鏈帶是個好選擇,尤其在汗水飆升的夏日,怎么戴都是個無敵的狀態(tài)。然而皮革帶出的樣貌,更像是從前飛行員在天空中突破各種飛行紀錄時所佩戴的飛行表,抑或偶爾要強調(diào)紳裝感時真正貼切的風格;加上折疊扣別出心裁的微調(diào)長度機制,讓整條表帶在冷熱季節(jié)之間迎合佩戴者的手腕,而非由佩戴者適應表帶。在各有各的好的情況下,快拆表帶便成了兩全其美的設計。事實上在我一整個禮拜的試戴過程中,更換表帶幾乎是每天隨著不同服裝、心情而發(fā)生的事。因為它太容易了,容易到出門前一刻改變心意都不太會耽誤時間。甚至比起許多高價位表款配備的快拆機制,Spirit Zulu Time鏈帶一鍵按壓即可抽離的設計與手感,毫不遜色。
手感是我們實際接觸一只表之前無法產(chǎn)生的認知,也是實際入手一只表后才真正開始面對的要素。這種主觀感受很難有所謂的完美,但Zulu Time確實有幾項操作起來非常順手的設計;像是旋入式表冠向內(nèi)縮減的角度和距離,讓人不管在解鎖還是上鎖的時候都不需要出太多力氣、轉到手指發(fā)痛(雖然自動上鏈機芯擁有長達三日的動力,平常也不太需要上鏈或調(diào)校時間);又好比刻著24小時刻度的表圈,轉起來輕松、順暢。雖然不見得用得上,不過真想要的話,透過旋轉表圈對應24小時時針也可以讀出第三地時區(qū);而指針末端的三角形指標在跳脫面盤的色彩下更是搶眼、易讀。
對,旅行不見得非要戴多時區(qū)腕表,佩戴多時區(qū)腕表不一定就是為了旅行。至少Spirit Zulu Time給我這樣的感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品嘗它的帥氣與細膩,無論人在何處,都能從中獲得樂趣。
或者,哪一天戴去旅行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