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中關村在線
沒有說安卓手機顯示效果不好的意思!
如今的安卓旗艦已經(jīng)基本標配3216 x 1440 2K屏幕,蘋果似乎無動于衷,iPhone 13 Pro Max分辨率也僅2778 x 1284。
奇怪的是,我們在網(wǎng)上很少看到有人吐槽iPhone屏幕分辨率,反而常有人吐槽安卓屏幕不行。
蘋果怎么做到的?
手機屏幕分辨率從一開始就沒有所謂標準。3122 x 1440可以是2K,2400 x 1080也可以是2K,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早期,手機用什么屏幕,全看上游廠商能造出什么屏幕。
這里就要提到喬布斯的“恐怖之處”。iPhone 4的分辨率只有960 x 640,但換算下來,3.5英寸的屏幕內像素密度拉到了330 PPI 。
應了那句話,最強大的不是適應規(guī)則的,而是制定規(guī)則的。
喬布斯一句話制定了手機屏幕分辨率的標準,它把這種屏幕叫做視網(wǎng)膜屏。為了讓人信服,喬布斯說了,“像素密度超過330 PPI,人眼識別不了”。
安卓隨后紛紛跟進,開啟了在分辨率上的競賽。
人眼是不是能夠識別330+ PPI咱們不細究,但330 PPI是LCD技術的極限。OLED屏幕普及后,蘋果又把標準普及到458 PPI,一直延續(xù)至今。
因此,蘋果并非沒有在顯示效果上進步,只是沒有按照安卓廠商制定的規(guī)則去追求2K。
接下來的問題是,安卓的2K屏已經(jīng)把像素密度提到了500PPI以上,停留在458 PPI的蘋果是不是落后了呢?
決定了屏幕顯示效果的,包括顏色校對、亮度控制等等硬件上的調校,也包括顯示內容的調校。
一張馬賽克畫質的高糊表情包,在2K手機上并不能變成高清大圖。
很多設計師都知道,每一個型號的蘋果手機都有專門的UI設計規(guī)范,以做到最佳適配。
以APP圖標為例,設計師必須嚴格遵守蘋果的規(guī)范,一個圖標可能要提交多個版本。不管你是iPhone 13還是iPhone 13mini,還是iPhone SE,都有專屬優(yōu)化的圖標。
這就保證了每一個圖標,在每一臺手機上都是一張“高清大圖”。為了顯示效果更好,蘋果甚至自定義了圖標的圓角。
安卓堆料堆得激進,很多技術遠超蘋果。但由于安卓開源的特點,發(fā)展逐漸趨于碎片化,造成了用戶體驗的割裂。這些正式需要廠商要解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