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隨馨札記
楊絳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悲歡苦痛。我們愛楊絳,愛她的,生活態(tài)度,更欣賞,她的處世智慧。她用,自己的百年人生告訴我們:遇事的反應(yīng)中,藏著一個人的見識與格局。愿你我,守一分清凈,持一分平和,在歷練中成就人生大格局。
人這輩子,實際上,活在別人的眼里,無論你做得多好,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總有人在詬病你。若能不活在別人的眼里,才能真正從容。而這一點,恰是人,最難的自律,因為,我們活在人群中,要想不被人群影響,非得極大的“自律”心不可。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后半生,愿你養(yǎng)成好習(xí)慣,再用習(xí)慣造就自己。多讀書,斷舍離,早睡早起,將過去所有的遺憾,都化作未來驚喜的鋪墊。愿有一天,回首過往時,你我都能說一句:“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要相信,你讀過的書,看過的風(fēng)景,就是獨屬于你的財富。我們的生活圈子都很小,而讀書,可以很大程度地開拓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體會不一樣的情感。讓我們在一地雞毛的瑣碎生活里,還能擁有自己的詩情畫意。
如果有時間,請聽一聽孔子的智慧,它能給你帶來希望與力量。迷茫的時候,翻一翻《論語》的句子,它能幫你找到勇氣和方法。讀書的根本意義就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世界,了解自己,讓自己在無依無靠的時候,有一種內(nèi)在的強大力量推著你往前走。
人生就像一本書,愚蠢的人,一頁一頁很快翻過去,但是聰明的人,會仔細地閱讀。因為他們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遍。”這場有來無往的旅行,瑣碎繁雜會很多,枝枝蔓蔓也不會少。想不通,它們就是束縛你腳步的負累;想通了,他們就是托你騰飛的基石。
曾讀過一句話:“多做讓自己變好的事,多點耐心,靜待花開,時間會給我們答案,瓜熟蒂落需要時間,功成名就更需要日積月累?,F(xiàn)在自律努力,未來才會心生歡喜。從今往后,做一個自律的人,愛惜身體、修身養(yǎng)性、不留遺憾地去生活吧。
人生海海,聰明與否,最終不過是三餐四季,人間煙火。最聰明的活法,是做個世俗上的笨人,不必糾結(jié)碎銀幾兩的得失,也不用害怕鏡花水月一場空,每一粒歷史的塵埃,都是當下的人,盡管渺小如塵埃,卻又有如星辰,熠熠生輝。
人活一世,本就是一場與自己較量的過程。愿你一生守住底線,成為自己人性的主人。步履不同的人,終究會走散在人海里。同頻的人,無論境遇如何變化,都能相處舒服,久伴不厭。人生的幸與不幸,自有因果。而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