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經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有一家被稱為 ” 電腦界的小米 ” ——神舟電腦,” 價格屠夫 ” 最早也是形容這家公司的。
過去,不少人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就來自神舟,尤其是那些想要購買性能強勁的游戲本,但預算又捉襟見肘的學生黨。
彼時曾有調侃,” 如果你(大學生)不知道選什么電腦,‘上船’就對了 “。當時的數碼愛好者常常把買神舟電腦戲謔為 ” 上船 “,這也是一個在百度貼吧流傳甚廣的流行梗。
2005 年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代言神舟電腦
但在最近幾年,這個曾經在年輕用戶和學生黨之間廣為人知的電腦品牌,慢慢開始變得悄無聲息了。在各大視頻平臺、社交軟件上,神舟電腦都很少成為第一推薦,即便是學生黨,神舟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弱。
直到最近,一則 ” 神舟電腦起訴視頻博主 ” 的新聞登上各大科技版面,很多人才驚覺,原來神舟電腦還活著。
從全民品牌到聲勢漸微,神舟電腦的故事可能要從頭說起。
” 價格屠夫 ” 的秘密
雖然同樣主打高配低價,但事實上神舟電腦的發(fā)展史要比小米長得多。
2001 年,神舟電腦成立。在電視廣告的黃金年代,神舟電腦也推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洗腦廣告:” 四千八百八,奔四扛回家 “,并在央視進行投放。
成立后不久,神舟推出了第一款奔騰 4 電腦新夢 1300H,它的售價是 4880 元,而當時同等配置電腦售價普遍在 6000 元以上。
極具性價比的配置,配合大范圍廣告營銷,再加上正值電腦在中國普及,神舟電腦很快就打出了名氣。
2008 年后,隨著電腦游戲的發(fā)展,游戲本逐漸成為 PC 市場的一大品類。而當時對電腦游戲接受度最高的莫過于年輕的大學生群體,但另一方面,他們的消費能力卻并不高。因此,游戲本時代的來臨,幾乎是為神舟電腦特意準備的機會。
如果想購買一部 6000 元以下,還能玩大型網游的游戲本,神舟電腦是當時唯一的選擇。神舟電腦戰(zhàn)神系列,也幾乎成為當時學生黨游戲本的首選。
神舟電腦之所以售價如此便宜,很重要的一點是采用了藍天的公模,并在屏幕、做工等方面有所閹割,這也是神舟電腦長期以來被詬病最多的地方之一。
所謂公模,意思就是神舟電腦不自己設計電腦模具,而是采用代工廠藍天設計的公用模具。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節(jié)省大筆設計費用和開模費,壞處是神舟電腦可以用,其他電腦廠商也可以用。
再者,由于長期采用公模,神舟電腦的外觀長期不變,并且模具也相對老舊,被不少用戶調侃為 ” 傻大黑粗 “。
不過,由于彼時價格大幅低于同行,這個問題對神舟電腦來說并非太大的困擾。
但慢慢地情況就發(fā)生變化了。
當行業(yè)開始內卷,神舟電腦掉隊了
2016 年,小米發(fā)布旗下第一款筆記本電腦小米筆記本 Air。
在那個智能手機早已普及 1080P 的年代,許多筆記本電腦甚至還用著 1366×768 分辨率的 TN 屏,不僅顯示效果差,可視角度也極差;硬盤也基本都是機械硬盤,只有高端筆記本才會用固態(tài)硬盤(SSD)。筆者還記得 2015 年大學時,班上超過一半的同學都用著這種屏幕和機械硬盤。
和小米在手機市場的做法類似,小米筆記本同樣主打高配低價,走性價比路線。
小米筆記本 Air 由跳槽到小米的聯(lián)想團隊操刀,采用 Nvidia 940MX 獨立顯卡 + 英特爾酷睿 i5 處理器的性能配置;8GB 內存 +256GB 固態(tài)硬盤,并支持硬盤擴容,屏幕為 1080P。售價上,Air 分為主打游戲功能的 13.3 英寸(4999 元)和主打辦公需求的 12.5 英寸(3499 元)兩個版本。
雖然這款筆記本電腦并沒有一炮而紅,但它具備的性價比依然給沉悶已久的電腦市場注入了一絲活水。
其他手機廠商也緊隨其后,華為、榮耀、realme 等手機廠商接連推出了自家的筆記本產品,將筆記本價格拉低到 3000 元左右。
過去 ” 不思進取 ” 的傳統(tǒng) PC 廠商,例如聯(lián)想、惠普等開始感到危機來臨,也逐漸重塑旗下產品,PC 市場再次白熱化。
在手機廠商和傳統(tǒng) PC 廠商的兩面夾擊下,神舟電腦曾經的優(yōu)勢逐漸被追趕,性價比優(yōu)勢越來越小。而隨著消費升級,PC 用戶對品控、售后等價格之外的部分越來越看重,但這些方面恰恰是神舟電腦相對薄弱之處。
如果只看配置和價格,神舟電腦依然是目前最具性價比的電腦品牌之一,但正是這個 ” 之一 “,讓其他人有了更多擠占神舟電腦的機會。
如今回過頭再看,早年神舟電腦之所以崛起的原因,也成為了它逐漸衰弱的原因。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