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全國最美”的公路——獨庫公路經(jīng)歷了7月中旬的旅游出行高峰期,造成擁堵難行,以致有人將期稱為“堵哭公路”。隨著限行和多種措施的實施,交通緩解后,獨庫公路又進入到另一種“獨哭”的境遇。
現(xiàn)在看到的獨庫公路,在公路兩旁,垃圾遍地,而且在停車區(qū)、休息站等場所,食品袋、塑料瓶、煙頭、食物殘余等更是遍地都是。這些垃圾不只是破壞了這條濃縮了大美新疆風光的“景觀大道”,而且讓獨庫公路在偷偷地獨自“哭泣”。
作為地球上有最高靈性的人類,也應該感知,只是,在欣賞和游玩獨庫公路沿線的美景時,人們忘記了這一點。不只是沒有感同身受獨庫公路的境遇,反而對其進行了不知不覺的,或者是肆意的污染和破壞。
怪石嶙峋的山腳下,變成了一個個垃圾場。里面大部分是游客扔下和留下的塑料垃圾:各種飲料瓶、塑料袋等。這些垃圾在全國的各景區(qū)都會看到,但是并沒有獨庫公路這么嚴重。
由于地處高原和高寒地區(qū),這些塑料垃圾會在高原陽光的高輻射下、大風和雪地中造成極大的污染。在高原強烈的陽光輻射下,塑料垃圾會排放甲烷和乙烯,其中聚乙烯排放的甲烷和乙烯量最大,會增加全球變暖。
在輻射和大風風化的共同作用下,塑料和其他垃圾會分解,形成大量的微塑料,一方面深埋于雪地冰層中,污染水源,另一方面隨強風飛向四面八方,污染大氣和土壤。于是,我們的飲水和食物中充滿大量的微塑料。不少研究已經(jīng)表明,隨食物和飲水進入人體的微塑料積累到一定程度,會造成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及誘發(fā)癌癥和造成后代畸形。
同時,在高原上清理垃圾比在平原要困難得多,在公路兩側機械化裝備難以發(fā)揮作用,以及高原缺氧,清潔工在高原上的清理工作非常辛苦。清潔工要在大概有70多度陡坡上撿拾垃圾,不僅工作量很大,而且十分危險。不少工作人員每天要肩扛著垃圾袋工作20個小時來回拾撿垃圾。
由于工作環(huán)境險惡,工作量大,月薪5000元在獨庫公路招不到一個清潔工。在旅游旺季,如獨庫公路開放的6-10月,公路兩旁的垃圾量更是海量,單靠清潔工和養(yǎng)路工人,是來不及清掃的。因而,會遺留大量垃圾,最后受害的不只是這條公路及其所屬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即便游客返回了,也會因微塑料滲透于環(huán)境和水源遭到污染而受到傷害。
獨庫公路以其美麗和多樣性吸引了來自國內(nèi)外的游客,為人們展現(xiàn)了自然的綽越風姿。隨著垂直高度的急劇變化,游人可以飽覽戈壁荒灘、雅丹地貌、雪山湖泊、高山草甸、森林河谷等世界級美景,還可以沿著這條路欣賞荒漠、山野、草原、戈壁、雪原,在現(xiàn)實與夢境中穿梭和切換!
對于大自然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風景,怎么能污染她、弄臟她毀壞她呢?
然而,布滿獨庫公路兩旁和景點的垃圾確實表明,游客是在污染她。一方面,有游人太多和垃圾不易投放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于很多人并沒有真正懂得尊重大自然,不知道除了留下自己的足跡,什么都不能留下的旅游規(guī)則。
事實上,獨庫公路被污染并非孤例,在全國的各種景區(qū)都有這種現(xiàn)象,尤其在偏遠高寒地區(qū),游人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還比較嚴重。如在青藏高原沿線,特別是以318公路沿線為主,以及林芝到拉薩的公路段,沿線也都有大量的垃圾。眼前是壯麗的風景,腳下是不堪入目的污染,其中一次性的塑料垃圾最多,嚴重影響了青藏公路沿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對于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改善和彌補的。2015年就有志愿者團體發(fā)起了美麗公約行動,號召全體進藏游客在旅行的過程中,一是文明旅游,盡量不亂丟垃圾;二是每位游客都能夠成為志愿者,拿著環(huán)保袋,自發(fā)清理一些旅游垃圾。
文明公約的10條規(guī)定其實也適用于獨庫公路和其他旅游景點,包括:愛碧水藍天,愛健康快樂,愛主動互助,愛誠信買賣,不大聲喧嘩,不亂丟垃圾,不亂躺亂臥,不亂刻亂畫,遵守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規(guī)定,尊重當?shù)厝说牧晳T、信仰、風俗。
作為獨庫的游覽者,如果能幫助清理沿途的垃圾當然更好,如果做不到,也要做到自覺不扔垃圾,在自己車上備好垃圾袋,把垃圾集中到袋里,到達目的地或休息區(qū),以及有回收垃圾的地點,再把垃圾集中投放到回收點。
如果每一位游覽獨庫的人都能做到上述行為,獨庫將不會因為被污染而再次哭泣,并且會以更優(yōu)美的景色歡迎和擁抱每一位游客。
作者 張?zhí)锟?/p>
投稿郵箱 qilupinglu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