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本報以《圖書一天整理好多遍,能工作很開心》為題,對大齡自閉癥患者峻實的工作經(jīng)歷進行了報道,這也讓不少小齡自閉癥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關注日”,記者對大齡自閉癥患者的生存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了解到,成年后的自閉癥患者,通常面臨無處可去的尷尬困境,他們想要融入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幸福坍塌
在濟南自閉癥家長圈子里,大家都喊她“廣振媽媽”。1997年,她有了廣振,看著懷抱中滿是奶香味的小寶,從未有過的幸福感涌上心頭。與其他父母一樣,她憧憬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幻想著的都是美好的未來。
短暫的幸福時光,在廣振三歲那年戛然而止?!八恢辈粫f話,剛開始還以為是說話晚,但是到3歲還不會開口叫爸媽,就感覺不太對勁了。”廣振媽媽帶著孩子去了醫(yī)院,醫(yī)生在檢查后告訴她,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癥”。
這是一種她從未聽過的疾病,一想到這么小的孩子還會孤獨,覺得有點好笑的她臉上不自禁露出一絲笑容?!斑€能笑得出來,這是終生殘疾!”當聽到醫(yī)生說這是一種無法治愈的疾病時,笑容頓時僵在臉上。
在二十幾年前,人們對“孤獨癥”幾乎是完全陌生的,更談不上理解?!笆冀K抱著一絲希望,孩子有可能不是這個病?!彼驼煞驇е⒆尤珖鞯厮奶幥筢t(yī),卻始終沒有繞開“孤獨癥”這三個字。
這樣的檢查結果對于整個家庭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廣振的病情讓一家人變得手足無措,負面情緒也隨之而來。有一次她和丈夫因瑣事吵架,兩人將飯盒摔到了地上,飯菜湯灑了一地,小廣振趴在地上,用手指蘸著地上的湯水就往嘴里送。
看著地上的孩子,那一幕讓她痛苦異常,她想了卻此生,就在決定買藥服毒的那一天,父母突然打來電話?!奥犞娫捘穷^父母的話語,想到過去的點點滴滴,才終于打消了自殺的念頭?!睆V振媽媽理解那些帶著自閉癥孩子走向極端的家庭,因為這樣的念頭,她也不止一次的萌生過。
而幾乎每一個自閉癥家庭,都經(jīng)歷了從生向死卻又死而復生的心路歷程。在每天連續(xù)兩地奔波整整六年之后,劉長偉也曾想過帶著孩子結束生命,好在孩子一點點的微小進步,讓他看到了希望,最后,拼命從絕望中掙扎出來。
希望萌生
熬得過痛苦糾結,生活就還得繼續(xù)。廣振爸爸在外賺錢養(yǎng)家,一天也不敢請假,廣振媽媽全身心在家照顧孩子,到處去進行康復訓練。雖然小廣振的進步比蝸牛爬得還要慢,但她和丈夫始終沒有放棄。
在有了廣振十年之后,37歲的廣振媽媽又搏了一把,2007年小女兒出生,這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女兒從一出生就被寄予期盼,等我們都不在了,得挑起照顧哥哥的重擔。”廣振媽媽說,一個自閉癥孩子足以拖垮一個家庭,不少家庭再也不敢要第二個。
進入青春期以后,廣振的情緒開始出現(xiàn)大的波動,不僅會摔東西,還不時自傷。廣振會把手塞進嘴里使勁咬,有一次媽媽看到后趕緊上前阻攔,廣振順勢把媽媽的手放進嘴里。“疼得我大叫,傷口幾乎深可見骨?!敝两?,廣振媽媽手上還有一個清晰可見的傷疤。
照顧尚且懵懂的幼女和不時狂躁搞破壞的自閉癥兒子,過度勞累讓廣振媽媽的身體迅速垮了下去,她感覺心跳加速撞擊得胸口疼,天旋地轉(zhuǎn)就要暈倒?!叭f一哪天撐不住倒下,整個家就沒了。”一家人經(jīng)過痛苦抉擇,含著眼淚將廣振送入托養(yǎng)機構。
2010年,13歲的廣振被送入日照一家全托養(yǎng)機構。 在日照待了五年之后,18歲的廣振被接回家“另謀出路”。那年夏天,有人給推薦了濟南南部一家養(yǎng)老機構,廣振媽媽本來想帶孩子去試著住上一段時間,結果沒想到在那一待就是三年。
廣振漸漸胖了起來,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抗拒洗澡,在養(yǎng)老公寓他學會了大小便后自己沖水,學會了自己系圍裙,給老人們端飯。盡管22歲的廣振能力有限,但在和老人相處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漸漸喜歡上了那里的生活。
期盼未來
就這樣,年輕的廣振提前開始了“養(yǎng)老生活”,大多數(shù)時候他會沉默不語,養(yǎng)老院的老人看著廣振會發(fā)出嘆息,“可惜了這么好的孩子”。盡管在養(yǎng)老院待得不錯,廣振媽媽還是不能放下心來。
“孩子終歸會脫離父母的庇護,獨自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那時他們要怎么辦呢?”眼看自己臉上的皺紋越長越多,廣振媽媽不得不面對自己有天終將遠去的現(xiàn)實。而作為一個22歲大齡自閉癥患者的母親,這個問題已經(jīng)迫在眉睫。
像廣振媽媽一樣有大齡自閉癥患者的家庭,都要直面未來的迷茫,“無處可去”是他們眼下待解的難題?!坝幸粋€自閉癥的孩子,整個家庭都會陷入困境?!睆V振媽媽說,自閉癥家庭花費巨大,全國各地求醫(yī)治病,定期接受康復訓練,需要家長全天候的陪護,很多家庭都是一人在外掙錢,一人在家照顧孩子。
“我們都經(jīng)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早期知道自閉癥的不太多,也沒有相關救助,康復訓練都是完全自費。”多年來,廣振媽媽等自閉癥家庭,一直呼吁社會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關注。隨之而來的是利好政策越來越多,享受康復訓練救助的年齡也逐漸放寬。
2018年11月,《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發(fā)布,符合條件的濟南0-17歲孤獨癥兒童,每年可獲得最高2萬元的康復救助。
“孩子成年后又該怎么辦呢?也沒有地方可以去,整天在家里閑著也不是個事啊?!眮碜陨虾5那爻梢灿型瑯拥睦Щ?,他的孩子已經(jīng)29歲了,輾轉(zhuǎn)多地之后,終于在濟南南部山區(qū),為孩子找到一家可以托養(yǎng)的機構。
渴望關愛
記者調(diào)查了解到,目前多數(shù)康復機構大都針對小齡患者,能夠為16歲以上大齡自閉癥患者提供康復訓練的機構比較少。而在接收大齡自閉癥患者的機構中,能夠托養(yǎng)的更是少之又少?!伴_展大齡自閉癥患者托養(yǎng)業(yè)務,投入及風險都較大?!睗鲜行磐麗蹥埣踩朔罩行闹魅螒?zhàn)玉志說,這是很多康復機構不愿涉足的重要原因。
“進入機構進行‘托養(yǎng)’,不能成為孩子們唯一的出路?!睆V振媽媽說,不少大齡自閉癥患者,其實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定的社會價值。就像峻實那樣,也可以走上工作崗位,進而融入社會。
“我們就考慮是不是可以幫助這部分孩子,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廣振媽媽與另外四位境況類似的家長,互相鼓勵扶持,創(chuàng)立了一個專門幫助大齡自閉癥患者的組織。今年3月份,濟南市慧愛殘疾人服務中心注冊成立,他們的理想是,為不同情況的自閉癥孩子,提供庇護性就業(yè)或支持性就業(yè)。
“不管掙多少錢,哪怕給用人單位錢都可以,只求他能多跟正常人接觸,情況才會越來越好?!?。劉長偉說,兒子以前在家整天悶悶不樂容易煩躁,自從工作以后整個人都變了,吃完飯還會拉著父親出去散步。
王玉蘭的孩子大志,也曾短暫工作過,在一家超市干推小車的活。王玉蘭想著,要是孩子能一直干下去,哪怕不給錢都行,但她并沒能高興多久?!按笾鞠矚g看書,在超市圖書角跟一個年輕男子發(fā)生摩擦,兩人吵著吵著,大志就挨了一巴掌?!?從那以后,大志再不肯去推小車。
“自閉癥的孩子本身就不太會與人溝通,希望社會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包容?!睆V振媽媽說,很多人可能無法像峻實一樣正常工作,但可以為他們提供庇護性就業(yè),比如給手提袋穿繩、折疊廣告彩頁,但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合適的能夠負擔得起房租的地方。
不久前,由峻實等十幾個孩子組成的樂隊,進行了一次非洲鼓商演,每個人拿到了200塊錢,孩子們都開心壞了。“希望能得到各方面支持,將來有一天能有立足之地,能夠生存下去?!本崑寢屨f。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焦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