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名詞,是多種緒的化身,是一個人必須要面對的很多事,正在經(jīng)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 經(jīng)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
認識孤獨
好多名人大師,告訴你要享受孤獨。我認為他們所說的更多的是“看起來的孤獨”,或者說獨處時光,我認為那并不是真正的孤獨。真正的孤獨自己是感受到的,就像是你身處在泥潭中感到窒息,想要有人來拉你一把。但是知道根本沒有人會來的一種絕望感,他就像是一種生理反應(yīng),就像饑餓和痛苦,如果你非要我享受饑餓,享受痛苦,那我可能覺得你有點那什么。
如果說享受饑餓,你還能減肥,但是享受孤獨可真不是什么好事,一個長期孤獨的人,可能會產(chǎn)生抑郁,阿爾茲海默癥,老的更快,免疫系統(tǒng)更弱等,這是一個很不健康的東西。
這還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它會讓你的行為和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你會對社交活動產(chǎn)生排斥,對活動產(chǎn)生抗拒,對外界產(chǎn)生敵意,所以 走出孤獨的第一步,就是承認孤獨, 孤獨不是什么絕癥。孤獨不代表你沒有朋友,不代表你孤僻,更不代表你軟弱,任何人都有可能孤獨,事實上,孤獨才是一個人本來的面貌,我們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又赤條條的走,我們可以熱鬧,但是總歸要回歸到一個人的狀態(tài),承認孤獨的狀態(tài),看清孤獨的本質(zhì),我們才能積極的展開行動,才能去找人求助。
打破惡性循環(huán)
長期孤獨的人會把自己困在一個怪圈里,會否定自己,否定別人,習(xí)慣性的過度解讀別人的言語和行為,選擇性的負面拒絕活動,逃避社交等等。結(jié)果呢,就真的引來別人的疏離和冷落。所以真心的希望你能回想一下,之前你對外界的解讀,是不是很多都是負面的?你是不是有意無意的在拒絕別人的邀請?你是不是已經(jīng)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久都沒有走出去了,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認真的去分析一下,究竟問題是出在你還是你的別人?如果是自己,試著調(diào)整一下,打開自己走出去,必要的時候,找專業(yè)人士來幫忙。如果真的是出在別人身上,那就試著換個圈子,人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就是在那些不尊重自己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高中時期,因不知如何與別人交朋友,倍感孤獨。甚至長時間不與人交流,被感覺到排擠?,F(xiàn)在回首,感嘆自己當(dāng)時可以再勇敢一點,多交一些朋友,好度過那段無助的歲月。遠在異鄉(xiāng)剛離家內(nèi)向的那個你,打開自己的心,勇敢的跟別人交流吧。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真的了解自己的需求,要懂得自救啊。
高質(zhì)量的獨處
這一步是最重要的,我經(jīng)常聽人說,低質(zhì)量的社交不如高質(zhì)量的獨處,追求自己的愛好,正念冥想,多討好討好自己。就像我們小時候自己一個人玩玩具可以玩一下午一樣,找到那種感覺,可以非常有效的幫你緩解孤獨感。
很多人在孤獨的時候,很喜歡降低自己的底線,什么人都可以是朋友,什么事兒想去參與,但是這種低質(zhì)量的社交反而有時候會讓你更孤獨,事實上,孤獨很少摧毀一個人,但是在孤獨中墮落,把自己拼命的塞進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圈子,過度的去迎合別人,假裝自己不孤獨。才是毀掉一個人的罪魁禍首。
這就是有些行單影只行單影只的老人,不感覺到孤獨。但是那些游離于在自己不適合的圈子里,反而會感覺到孤獨的原因。
說白了,他們并沒有充分照顧到自己的需求。沒有把自己放到更高的優(yōu)先等級上來。他們的精神世界無比空虛,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們的喜怒哀樂全部來自于別人。久而久之,他們對別人的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因為說到底,這個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么感同身受。人只能要求自己,不能去要求別人。這是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跟別人沒有關(guān)系。
楊絳老師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美妙的風(fēng)景,是自己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節(jié)選自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Up主 ,傻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