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句話,看透了人生。
第一,保持別人對你的依賴心理。
這句話有個很漂亮的解釋:神之所以成為神不在于人們頂禮膜拜其雕像,而在于人們誠心敬奉它。真正的聰明人寧愿人們需要他,而不是讓人們感謝他。
就像老人家常說的:“寧愿別人欠自己,不要自己欠別人?!?/p>
路,走得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最堅固的聯(lián)系,永遠不會是人們的情義,而是他需要你。
因為人性,是最受不住考驗的,無論是做什么,以何種方法,試探出的人性,大概率都不會是好結(jié)果。
只有當別人的需要你時,你才是不可替代的。
經(jīng)驗啟示給人最重要的教訓(xùn)是:維持別人對你的依賴心理,不要完全滿足其需求。此法甚至可使君王亦受你控制。
第二,《智慧書》中說:“行而不言,勿使所行之事公開亮底?!?/p>
保持自我的神秘感,不讓人窺探自己的想法,才更容易得到出乎意料的東西 。
即便有時不得不將事情交代出,也要留有一線。
讓自己的想法不被窺探,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和盤托出的事實,很容易讓人知道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若是遇到小人,不經(jīng)意間就會被人陷害。
且,你的想法被人知道,若是失敗,那就是雙倍的痛苦。
人性是沒有同理心的,有太多的人,會踩著你的痛點讓你爬不起來。
第三,看淡一切。
人之苦,有三苦: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
想得到的東西無法得到,人就會痛苦,會煩悶。
愛的人,喜歡的人,不能經(jīng)常在一起,人就會感覺孤獨。
討厭的人,厭煩的事,經(jīng)常出現(xiàn),人就膈應(yīng)。
這三苦,一直貫穿于人的一生,每一苦,單拿出來,細作分析,都讓人絕望。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相信,但做細致分析:
努力三年,還沒有考上公務(wù)員,以前不如自己的人都已經(jīng)家庭美滿,工資上萬。這是求不得。
孩子外出打工,一年只能見一次,平時聯(lián)系就只能打電話,這是愛別離。
你最討厭的人,總是在跟你競爭,在你失敗的時候,他們出沒的最勤快,這是怨憎會。
每一苦,都讓人焦灼。但如果將著三苦看淡,人就會覺得好受些。
得不到的東西不強求,見不到的人不要失望,討厭的人不理睬,就會擺脫這些煩躁的包袱。
大多數(shù)事情,都是越在乎,越接受不了結(jié)果。
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越割舍不下,越難以離別。
厭煩的東西,都是越理睬,他們越來勁。
人,需要習(xí)慣自己的孤獨。
也需要及時止損,做到不理,不念,讓心安寧。
將一切都看淡,一切都變得簡單,人才會輕松。
愿你我都往事隨風(fēng),看淡一切,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