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這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第二年,曾經(jīng)的國民黨高官張治中被周總理秘密的派往廣東番禺的一座小島上執(zhí)行一項秘密任務,對外聲稱是到廣州接女兒回國為名??墒窃谒麆偟綅u上的一棟別墅里休息,當天晚上就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讓他們趕緊撤退。
幾個人接到電話后迅速離開別墅,在第二天清晨,就看見一架國民黨的飛機往島上的別墅精準地投下了好幾枚炸彈,在一連串的爆炸聲中,別墅被夷為平地了。
這個電話是誰打的?身為國民黨的張治中為何會被周總理派到這個小島來執(zhí)行什么任務?還有不是已經(jīng)建國了,怎么國民黨的飛機還這么囂張的飛到中國的天空上轟炸?
和平將軍
張治中這個人在十年內(nèi)戰(zhàn)中從來沒有向共產(chǎn)黨動過手,一直在避免,甚至他手底下的兵也沒有向共產(chǎn)黨開過搶,后期為了避免蔣介石的強迫他去參戰(zhàn),他索性放棄軍職到中央軍校里任職。更是被毛主席稱為和平將軍。
張治中不對同胞開火并不代表他怕死,不敢。在1932年的首戰(zhàn)淞滬戰(zhàn)役中,當時身處南京擔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的張治中聽說日本人故意找借口向我們開戰(zhàn),心急如焚,主動向蔣介石請戰(zhàn),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作戰(zhàn),隨后蔣介石便調(diào)動散駐在京滬杭的第87師、88師、中央教導團,合編為第5軍,任命他為第5軍軍長兼第87師師長,前往上海參戰(zhàn)。
1932年2月16日,在淞滬抗戰(zhàn)第19天后,張治中奔赴戰(zhàn)場,在前一天晚上他還專門為了鼓舞士氣,寫了一份遺書,表達必勝的決心。兩天以后進入劉行鎮(zhèn),同時開始接替十九路軍部分防地,在這短短2個多月時間里,張治中率領第5軍經(jīng)歷了大小數(shù)十次的戰(zhàn)斗,特別是在廟行戰(zhàn)役中,更是將日軍第九師團和久留米混成旅團的精銳全部殲滅,在廟行、江灣間,敵人的尸體堆積如山,高達三四千具之多。直至1932年5月5日上海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由于當時的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再加上蔣介石與日本簽訂了《淞滬停戰(zhàn)協(xié)議》,條款里明確表明中國軍隊無權駐守上海,張治中表示無奈,只能帶著無比的傷感回到南京。
當時的蔣介石想要除掉共產(chǎn)黨,但是張治中又不想和同胞打,所以選擇辭掉官職去中央軍校任職,這一系列做法讓蔣介石認為他沒有野心,反而更加信任他,認為他對黨忠心耿耿,這也是重慶談判的時候會選擇張治中去接毛主席的原因之一。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fā),共產(chǎn)黨提出國共需要共同抵制日本的侵略。
張治中在受到“皖南事變”的影響,向蔣介石發(fā)出第一次萬言書,在文中語言誠懇,力主國共合作,共同抗日。蔣介石基于國內(nèi)嚴峻的形勢,不得不聽取他建議,兩黨之間的關系得到緩解。
在開始國共兩黨重慶談判的以前,蔣介石曾兩次約見周恩來,想要聊聊如何暫時緩解兩黨之間的關系。
張治中這個人因為之前在舊時的私塾上過10年書,所以比較尊崇孔子的儒家思想,奉守士為知己者死這個理念,再加上他從來沒有向共產(chǎn)黨開過火,沒有殺害一位共產(chǎn)黨,所以共產(chǎn)黨內(nèi)也對他抱有友好。
所以張治中成為了這次國共兩黨談判的首要人選,這也是張治中在中國政治舞臺上的最為活躍的高潮時期。
重慶談判
要說蔣介石最恨的兩個人,一個是美國的馬歇爾,另一個就是張治中。
當初要不是馬歇爾親自送毛主席來重慶的話,他怎么可能還會和毛主席坐在一張桌子上談論兩黨合作,早就找機會刺殺他了。
再說張治中,要是當初沒有他偷偷告密,蔣介石派出得戴笠就可能成功將毛主席刺殺了,也不會使他成功逃脫,把蔣介石反而趕到了臺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全國人民都在熱烈的歡祝。這個時候的張治中卻開始忙碌起來,因為他意識到兩黨之間的共同敵人消失了,接下來國內(nèi)的形式會非常嚴峻,現(xiàn)在他最重要的是勸說蔣介石同意與共產(chǎn)黨合作。
當蔣介石同意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國事,但是他認為毛澤東可能沒有這個膽量會來,所以他很囂張的一連發(fā)了三次邀請函,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毛澤東會答應來重慶。張治中在得知蔣介石邀請毛主席來到重慶之后,高興之余專門坐專機,飛到延安去親自接毛主席。
當時所有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毛主席此次去重慶會談,蔣介石就沒有抱著和談的想法,他只想發(fā)起內(nèi)戰(zhàn),所以這次去重慶會危機重重。周恩來在看見后,一臉擔憂說,此次會談可能會是鴻門宴,我害怕蔣介石會對毛主席動手。張治中也看出了周恩來的意思,明確告訴他,美國總統(tǒng)已經(jīng)警告過蔣委員長了,這次他來接毛主席一定會讓他平平安安回來的。
很快就到了毛主席和蔣介石會談的那一天,在毛主席和周恩來一行人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后,蔣介石邀請毛主席居住到自己的住宿,這時負責送毛主席過來的張治中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園外有大量的屬于蔣介石的軍隊巡邏,還不知道院內(nèi)會有多少特務,他感覺很不安全,萬一蔣介石對毛主席動手,那一切就都晚了。
為了確保毛主席的安全,他還專門騰出了自己的住宿邀請請毛主席住。并且派出大量所屬于他的軍隊在園外負責警衛(wèi),就算是這樣他依然覺得不夠安全,于是又派出自己的警衛(wèi)團,叮囑他們,一旦毛主席預見危險不用報告立刻將其擊斃。由此可見,張治中對毛主席的安全是高度負責的。
10月10日國共雙方進行了長達43天的談判后,終于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這也是很多人熟知的雙十協(xié)定。此刻蔣介石再也控制不住他被美國所壓抑的野心了,他想要在毛主席離開之前將其刺殺,但是這個時候的張治中得知消息后,立馬告訴了毛主席他們,同時加強對毛主席的警衛(wèi)。這也是為什么會突然決定要護送毛主席返回延安的重要原因,也是因為有他的護送,毛主席才能平安順利的回來。
張治中以為國家可以平穩(wěn)發(fā)展,百姓可以安居樂業(yè),不成想蔣介石雖然在雙十協(xié)定上簽了字,但是卻沒有想要執(zhí)行的態(tài)度,沒過多久,他就公開撕毀這份協(xié)定。
1946年六月,蔣介石發(fā)動了內(nèi)戰(zhàn)。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1949年3月26日,此時的蔣介石兵敗南山,退守臺灣。
毛主席提出要與國民黨進行再次和談的建議,此時此刻的談判是蔣介石唯一的機會了,所以在考慮談判的人選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張治中。在去談判的前一天,張治中專門給蔣介石再次上了一份萬民書,不成想蔣介石根本沒有重視,據(jù)張治中老年的回憶自己最后一份萬民書說,不知道蔣介石看好后是什么反應,但就現(xiàn)在的情形看就說明他沒有接受。
7月1日,蔣介石派張治中為首的南京政府和平商談代表團到達了北平,與周恩來再次坐上了談判桌。誰也沒有想到蔣介石這是最后一次看見他了,自從這次之后在也沒有回去。
14天后周恩來把國共和平協(xié)定的最終稿交到了張治中手里,告訴他無論簽不簽字,百萬人民解放軍都要立即渡江,解放南京。蔣介石聽說這則消息后,悍然拒絕,更是火冒三丈的說,治中無能,立即召回。談和失敗之后,百萬解放部隊立即橫渡長江,不到三日,南京便宣布解放。此時蔣介石打電話詢問代表團回歸的時間,但是張治中明知道自己回去可能會受到蔣介石的秋后算賬,但是他還是要堅持要回去,畢竟他是代表團的主要負責人,不能不回去負責人。
在得知他的他的想法之后,周恩來前來挽留他,說他現(xiàn)在這個時候回去沒有果子吃。但是他并沒有同意,隨后周恩來為了能將他挽留下來背著他偷偷干了件大事情。
4月23日南京政府要派一架飛機過來接代表團回去,周恩來不想張治中現(xiàn)在就走,故意謊稱飛機的跑道還沒有修好,目前沒有辦法降落,讓他過兩天再來。
4月25日周恩來到張治中的住處,邀請張治中和他一起去機場接一個共同的朋友,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從飛機上下來的竟然是他的親們,張治中立即就明白周恩來的用心良苦,這次也不用周恩來的再次勸說,張治中已然同意答應留下來了。
這邊張治中雖然已經(jīng)答應留下來,但是他內(nèi)心還是煎熬的,因為他背叛了蔣介石,背叛了他一直以來遵守的儒家思想。周恩來在明白他心中所困。經(jīng)常帶領朱德等這些老將領時不時的去他家看望他,以緩解他的罪惡感。
1949年蔣介石發(fā)現(xiàn)他現(xiàn)在沒有能用的將領,于是再次給張治中發(fā)出電報要求他立即飛往臺灣,但張治中的回信卻讓他怒火沖天,他信里說怎么了,怎么會讓蔣介石怒火沖天,原來他在信中說他已經(jīng)毅然決然留在北平,不會去臺灣,還在信中勸說他與共產(chǎn)黨和平談判,不要再挑起戰(zhàn)爭。
新中國成立之后,張治中就把自己的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新中國的籌建當中,同時他在國名、國旗等這些重要問題上都提出了重要的決策。而且他在解放新疆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但是他心里始終有個心結,那就是臺灣到現(xiàn)在都還沒有解放。為了實現(xiàn)兩岸統(tǒng)一,他不斷利用他那特殊的身份向逃往臺灣的曾經(jīng)的國民黨同事做勸說開導工作。
1950年,蔣介石為了自身的發(fā)展再次提出和談,而當時中共正急需穩(wěn)定民眾,恢復經(jīng)濟發(fā)展,正好與蔣介石的和談要求不約而同的一致。
由于張治中曾經(jīng)是國民黨再加上又有處理兩黨之間關系的經(jīng)驗,所以他是再次和談的不二人選。而蔣介石那邊為了誠意派出了他的兒子蔣經(jīng)國。
隨后,周恩來便找到了張治中,同他說了蔣介石要求和談,中央決定讓他代表中共去談判,但這次去一定會十分危險,畢竟誰也不知道他們那邊是不是真的有誠意求和,還是有陰謀詭計等著,誰也沒有辦法料到。隨后中央領導派出以張治中為首,屈武、李俊龍、余湛邦等人員組成特別工作小組,準備前去與國民黨談判。張治中知道這次去會九死一生,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會差點葬送在一場大火里。
毀約,炮轟別墅
為了避開國民黨中的特務,張治中還特意向大眾宣布打算前往廣州接機場接他的女兒,甚至為了不引起國民黨特務的懷疑,增加可信度,他在出發(fā)的時候還特意帶上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在根據(jù)周總理的指示他很快就抵達了廣東番禺附近的一座小島等待與蔣經(jīng)國和陳誠見面,不曾想一場巨大危機正慢慢向他靠攏。
他們一行人來到約定的地點,就在當天晚上凌晨張治中正要上床休息的時候,卻突然間聽到有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了進來,鞋都顧不上穿的急忙去接,可是在他剛拿起話筒就聽見對面自報家門的說我葉劍英,位置已經(jīng)暴露,快撤。
張治中在聽完葉劍英這則電話,驚出了一身汗,沒有做任何的猶豫,立刻喚醒家人和隨行人員,迅速收拾行李連夜離開了別墅。
果然在第二天清晨,他們看見國民黨的飛機從遠方逐漸靠近,在他們所居住房子的上空停留,向別墅投放了好幾顆炸彈,瞬間他們所居住的房子就夷為了平地。張治中望著那片廢墟瞬間明白了,蔣介石根本就沒有和談的想法,蔣經(jīng)國前來談判也是無稽之談,他主要的目的就是殺死張治中,他對張治中的背叛懷恨在心。
張治中的兒子張張一純在后面的回憶中說道,幸虧是葉帥救了我們?nèi)?,是我們?nèi)业木让魅恕?/p>
祖國統(tǒng)一,畢生心愿
盡管這次國民黨的飛機差點把他炸死,但是張治中將軍并沒有氣餒,在今后的十幾年里依然奔波于兩岸統(tǒng)一的大業(yè)。
一開始張治中還是以個人名義給蔣介石寫信勸說放棄反共的立場,再到后面從1954年開始張治中一有機會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上以祖國統(tǒng)一作題在廣播里勸說逃到臺灣的國民黨方面放棄反攻大陸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希望可以在臺灣的老友、部署以及學生可以主動盡自己一切可能促進臺灣回歸。
張治中自新中國成立以后,都在為祖國統(tǒng)一做努力,甚至在他1969年4月6日在北京即將與世長辭的時候,還他依然念念不忘的向孩子們叮囑,一定要把對臺的工作做下去。
后來,鑒于張治中對中國和平做出的貢獻,被稱為“和平將軍”。
最后寫道
張治中將軍這一生有眾多的評價,毛澤東稱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蔣介石稱其為“革命叛徒”,“文白無能喪權辱國”;鄧穎超評價張治中:“在第二次國內(nèi)戰(zhàn)爭時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沒有同共產(chǎn)黨打過仗的國民黨軍人”;周恩來評價他,為人很復雜,又很簡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就這么一個矛盾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和平,張治中將軍的遺愿,是我們?nèi)袊嗣衩恳淮硕紝⒉恍概_成的心愿。
作者: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