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娃娃,正是滿地跑、到處鬧的時候。前腳還在沙發(fā)旁打滾,后腳就鉆到飯桌下面撒尿了。媳婦買了很多繪本,下了好大功夫終于讓小狗子養(yǎng)成了每天看書的習慣。每天晚飯后,早上上班前,小狗子總是親切地喊“媽媽坐”,招呼媽媽陪她看會繪本。一開始是看兩分鐘就沒了耐心把書飛速地翻完就要跑,慢慢有了興趣也會老老實實聽媽媽讀書。繪本都是各種小故事,色彩鮮艷,小狗子讀了幾次都能記住哪本講什么故事了。有一個封面是一個小妖怪的繪本,小狗子很是喜歡,每天“妖、妖”地喊個不停,在一堆繪本中她也能準確無誤地翻出她的“小妖怪”。
這天晚上下班回家,還沒開門就聽到屋里傳來小狗子的哭聲,哭聲比以往都大,我以為她摔跤了,趕緊跑進去,一看還是坐在沙發(fā)上一邊看繪本一邊哭,鼻涕眼淚連成一條線,手指著繪本上一個雨天打傘回家的小姑娘嘴里不停地喊著“家,家”。奶奶坐在旁邊,一問才知道是媳婦買了新繪本拆了小狗子看到這一頁突然哭個不停。陰雨天獨自一人撐傘回家的小姑娘,走在空空蕩蕩的大街上確實有點傷感,想不到的是,這一幕讓一個18個月大的娃娃如此感傷。開始哄小狗子,怎么哄也停不下來,一把書拿開她就哭得更大聲,沒辦法為了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把電視機打開放她喜歡的動畫看,這才趁機把書拿走止住了哭聲。動畫的末尾也是一個寶寶蹦跳著回家的場面,小狗子又想起了什么,又開始“家、家”地哭起來。
事后和我媽說起這事,我媽說這孩子心慈,也就是心腸軟、情感感受力強的意思。想想也是,性格這東西大半是遺傳,我一個莽漢以前也是經(jīng)常觸感傷懷。慢慢地工作年頭多了,也不太會隨意表達自己的情感,藏著掖著,忍著放著也就過去了。希望我的小狗子可以更自由一點,世界很大,多點自由馳騁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