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即“生成式對抗網(wǎng)絡”,是一種網(wǎng)絡深度學習模型。美國紐約大學的一個研究項目組最近宣布,他們用GAN造出了一種“萬能指紋”。
研究人員早已嚴肅地警告過越來越多習慣于使用指紋密碼而放棄數(shù)字密碼的人:手機上的指紋識別傳感器真的很好騙,而且人工物理指紋的制造技術(shù)也會在短期內(nèi)提升迅速。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研究人員認為手機上的指紋識別傳感器通常面積較小,只是讀取了人們手指指紋的一小部分而已。而為了方便解鎖,手機的智能系統(tǒng)還會提醒人們多存儲幾個手指的指紋,這樣,碎片化指紋出現(xiàn)匹配錯誤的概率更大大提高。研究人員只要輸入大量的指紋信息,總能從中找到相同點,利用這些相同點,他們就能做出“萬能指紋”了。
最新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GAN生成的“萬能指紋”分別在三個不同安全級別下進行的測試,最終生成了6種可用的“萬能指紋”。使用這些GAN生成的“萬能指紋”,破解成功率已達76.67%。
不過,研究人員用單個“萬能指紋”進行中等安全級別(容錯率為0.1%)的測試時,只有22%的概率可以騙過傳感器。
容錯率是指在指紋識別時允許出現(xiàn)錯誤的概率。容錯率越大,則指紋識別越不容易報錯,手機也就越容易解鎖,其安全性自然也會隨之降低。但是容錯率也不能太低,否則正確指紋被誤判的概率會增大。
而從手機廠商透露的數(shù)據(jù)來看,實際上手機的安全級別比容錯率0.1%的情況要高得多。例如,蘋果手機的容錯率僅為五萬分之一,國內(nèi)手機廠商常用的匯頂科技的指紋識別技術(shù),其容錯率僅為0.002%。而“萬能指紋”在容錯率為0.01%的情況下破解概率僅為1.11%。
所以,我們的手機能被“萬能指紋”破解的概率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