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紅白機游戲,在功能幾乎相同的情況下,發(fā)布的游戲質(zhì)量也完全不同。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都深有感觸!
80年代初的游戲體驗和80年代中后期完全不一樣。
早期的游戲大多對操作要求非常高,稍有失誤就會毀了游戲。最重要的是不能續(xù)簽,事實也正是如此。有多少玩家沒看過通關(guān)畫面,只有15關(guān)。
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場景會重置,但難度會保留。我不知道連續(xù)吃閃光道具可以讓我的分數(shù)翻倍。
1985年,《南極大冒險》,要想過關(guān),必須保持最快速度,加速就是要壓上。吃旗子加分,閃旗可以飛,吃魚可以增加體力(時間)。
1986年,《馬戲團》,當年沒有通關(guān)。最多是它跳過球,然后全部死在跳馬里。過了很多年,我才明白,拉完就可以慢下來,這樣就可以輕松過關(guān)了。
第一關(guān),火壇有很多金幣,每個5000分!如果你知道20000點,你就很幸運了。這個金幣是隨機給的,觸發(fā)條件是跳回去。我當時真的沒想到我能跳回去!
1985年的《豬小弟》在我看來是一場很壓抑的比賽??峙掠肋h無法減壓了!你必須有準確的射擊,放走一只狼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早期玩家可能可以玩很久,后期玩家可以玩三分鐘。
《企鵝老師》在1985年,這是非常罕見的一控二控的游戲。玩家選擇一方后,另一方的動作被鏡像。想要過關(guān),必須讓兩只企鵝選擇一段距離,然后一起到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