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各位分享太極口訣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武當(dāng)太極口訣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太極拳的基本口訣
武術(shù)教學(xué),特別是太極拳教學(xué),是非常艱難的一個過程。要在這個過程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不斷地總結(jié)教學(xué)經(jīng)驗,提高教學(xué) 方法 。口訣口令的運用,就是重要的教學(xué)方法之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太極拳的基本口訣。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基本口訣
太極拳的基本口訣(一)、秘授歌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yīng)物自然,西山懸磬。
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秘授歌》是唐人李道子所傳,反映了通過太極拳的修煉所能印證的八種功夫境界。
修煉太極拳的關(guān)鍵就是錘煉平常人看不見、摸不著的太極陰面的東西,即神之虛靈、意之專一(專注一方)、氣之內(nèi)外(內(nèi)氣和外氣)混化,積攢出功夫?!盁o形無象”就是這種功夫境界的一種描述。太極拳每招每式中的內(nèi)功心法和專門的罩旁內(nèi)功修煉法、太極松腰、太極球等松散之功、意氣之功的修煉,其目的就是使周身內(nèi)外上下、整個皮肉筋脈被意氣滋潤,練至似乎沒有了形體存在的感覺,即無象無象了。
“全身透空”指無形無象的內(nèi)外之氣沁潤軀體內(nèi)外,暢通無阻,進入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的境界,形成“混元一體”的整體功夫之象。張三豐講:“雹悶慧大修行人,將神氣打成一片,于此之動,是太極之動,神與氣兩不相離也;于此而靜,是太極之靜,神與氣自成一致也。”
“應(yīng)物自然”是對有功夫之人的一種描述。內(nèi)功修煉有素的人,神意清凈虛靈,無所掛礙,從不分辯,無私無欲,但又清澈明了,什么都知曉。如此之人,自己練太極-拳8,1-既能知曉自身之神意氣和大自然之花草樹的互動信息,又能感覺內(nèi)外混元時自身所形成的鼓蕩和裹攜狀態(tài);推手時,對方神意剛剛萌生、形體還未及起動,則自身已隨感而應(yīng)、隨機而動,不早不晚恰到好處。有此功夫的人對萬事萬物都能做到不貪、不執(zhí)、不欲,只有這樣才能應(yīng)事接物不迷凡、不動心,情緒不起伏,自己的心性不僅能清靜無為,而且能凝神聚氣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養(yǎng)。
“西山懸磬”者,西山比喻清靜世界、神意發(fā)軔之所在;“懸磬”即空懸,要虛其心。虛到什么程度?像廟里的磬,一碰即口向。太極拳身法中就要求含胸,即空胸實腹,上虛下實,胸部沒有一點緊張,特別舒服;學(xué)習(xí)太極拳還要虛心,心中什么也不顧慮,不管別人說什么也不要有一點懷疑及雜念,一有雜念心里就緊張,因此必須恭而敬之。無論練拳或推手都要心平氣和,沒有雜念,不受外界干擾,這就是“西山懸磬’’的境界。
“虎吼猿鳴”是靜極生動、內(nèi)氣騰然景象的比喻。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卷四中說:“虎者,猛物也,坎中空陽之氣。此氣純陽,陽則易動,有如虎之難防。此氣最剛,剛則性烈,有如虎之難制。唯有龍之下降,可以伏虎也?!薄霸场闭?,心也、神也、意也?!段蛘嫫分v:“心猿方寸機,三千功夫與天齊,自然有鼎烹龍虎?!庇纱丝梢?,心猿可以支配、統(tǒng)帥龍虎之氣。“猿鳴”指心意靈動、活躍,使得生命之氣息激蕩流布。
“泉清河靜”則是“靜中觸動動猶靜”之功夫狀態(tài)的描述?!叭敝溉说纳!短冶睒O真經(jīng)》上說:“水乃有母”,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泉。通過太極拳的修煉,人體生命之泉可以源源不斷、無休無止地滋生。
那么,生命之泉是什么呢?它泛指津、唾、血、汗、涕、精等人體之水?!稄埲S注呂祖百字碑》中說得清楚:“太極動而生陰,化成神水甘露,內(nèi)有黍米之珠,落在黃庭之中……”如此經(jīng)常鍛煉陰精,生命之泉就會凈寂、清澈、透明、中和,所以太極動而生靜,靜則虛靈,虛靈則神明,神明則無為,無為則流行,流行則生生不已,智慧無礙,生機無限。
“翻江播?!保侨梭w內(nèi)外已成為虛空混元氣的特殊景象。此B,d-,動也是靜,靜也是動,動靜一如,陰陽互孕,出神入化,隱顯自在;動靜之機,松散氤氳,宛如江水翻騰,海水激蕩,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派氣機流行、內(nèi)外一如的風(fēng)光,達成內(nèi)外之氣混元一體的狀態(tài)。
“盡性立命”是修煉太極拳的終極目的和根本歸宿,是太極之象的智慧根源。《周易?說卦傳》說:“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窮理是追究、深研、體悟天地間萬事外有之規(guī)律;盡性是完善自我、修真養(yǎng)性,使人性與天道相契。窮理是知其理,悟其真源答;盡性是行其德,傳其道?!芭c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實現(xiàn)“天人合一”、“盡性立命”的太極之象,乃真正的大境界、大經(jīng)典智慧、大自在,是由太極而超凡入圣的形象表述,是太極拳之真義所在。
太極拳的基本口訣(二)、八字歌
棚捋擠按世間稀,十個藝人十不知。
若能輕靈并堅硬,黏連綿隨俱無疑。
采捌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費心思.
果得黏連綿隨字,得其環(huán)中不支離。
此首歌訣是論述太極推手的,并強調(diào)指出其基本問題。據(jù)劉晚蒼先生的解釋,在這個歌訣里不少人認為“十個藝人十不知”這句可能是文字流傳的錯誤,理由是如果真如此則搠捋擠按就不會流傳下來。因此應(yīng)改為“十個藝人九不知”。但是,若從強調(diào)掤、捋、擠、按的重要性,強調(diào)認識和實踐的無限性來看,則原作者的提法似乎應(yīng)是無可厚非的。
這里提出了三組名詞,并對他們在技擊中的作用給予了相當(dāng)高的評價。它們是:擁、捋、擠、按,采、捌、肘、靠和黏、連、綿、隨。
掤、捋、擠、按是太極推手中的四個正向動作,也稱四正;采、捌、肘、靠是推手中的四個斜角動作,也稱四隅。四正四隅合成太極拳法中對敵打手的基本方法,具有很強的技擊意義。黏、連、綿、隨是太極拳中的對敵打手的基本原則,與之相反的是頂、扁、丟、抗,即太極拳法中的主要禁忌。
太極拳的基本口訣(三)、周身大用論
一要心性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 。
二要遍體氣流行,一定繼續(xù)不能停。
三要喉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豪。
如詢大功因何得,表里精細無不到。
此論明確地指出體用太極拳時,要求思想集中、呼吸順?biāo)旌皖^頂中正有如懸空的重要。同時指出,獲得太極拳術(shù)的造詣和獲得健康,必須在意識的引導(dǎo)下,使動作與呼吸協(xié)調(diào)配合。呼吸要深、緩、細、長,而動作應(yīng)輕靈無滯,保持頂頭懸,并始終用意使身體內(nèi)外和大小部位都得到鍛煉。
太極拳的基本口訣(四)、十六關(guān)要論
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縱之于膝,活潑于腰.靈通于背,神貫于頂,流行于氣,運之于掌,通之于指.斂之于髓,達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來于口,渾噩于身,全體發(fā)之于毛。
太極拳十八式口訣
太極拳十八式口訣如下:
一、起式。
二、攬雀尾。
三、單鞭。
四、提手上勢。
五、白鶴亮翅。
六、摟膝拗步。
七、手揮琵琶。
八、肘底看錘。
九、倒攆猴。
十、高探馬。
十一、右分腳左蹬腳。
十二、左右打虎式。
十三、云手。
十四、玉女穿梭。
十五、野馬分鬃。
十六、進步搬攔捶。
十七、上步攬雀尾。
十八、明伏單鞭。
十九、下式。
二十、金雞獨立州粗。
二十一、上步七星。
二十二、退步跨虎。
二十三、轉(zhuǎn)身擺蓮。
二十四、彎弓射虎。
二十五、進步搬攔捶。
二十六、如封似閉。
二十七、十字手。
二十八、收式。
擴展資料: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并不難學(xué),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而有所不同,能適應(yīng)不同年齡﹑體質(zhì)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激跡攜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yǎng)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并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太極拳松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guān)節(jié)﹑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nèi)说挠昧α?xí)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dāng)和呼吸不當(dāng)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極拳口訣
太極拳口訣如下:
1、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后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從此做去,一年半載,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 。久之則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2、身靈。身滯則進退不能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兩手支撐,一氣貫串。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
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后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枰彼之大小,分厘不錯;權(quán)彼來之長短,毫發(fā)無差。前進后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矣。
3、氣斂。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wù)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fā)。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則自然沈得下,亦放告殲滑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
4、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fā)勁要有根源。勁起于腳根,主于腰間,形于手指,發(fā)于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于彼勁將出未發(fā)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進后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后發(fā),方能隨手奏效。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
5、神聚。上四者俱備,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襪臘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
什么是太極拳:
太極拳,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以中國傳統(tǒng)儒、道哲學(xué)中的太極、陰陽辯證改源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yǎng)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jié)合易學(xué)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yī)經(jīng)絡(luò)學(xué),古代的導(dǎo)引術(shù)和吐納術(shù)形成的一種內(nèi)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cè)嵯酀闹袊鴤鹘y(tǒng)拳術(shù)。
太極拳的口訣
起勢:馬步開立,雙臂平舉,曲膝按掌。
金剛倒墜:左朋右捋,推掌提膝,開步,雙手向右畫圓,上步撩掌,扎拳,頓腳扎拳。
懶扎衣:出手,雙臂畫圓,抬腿,合手鏟步,右掌左擺,移重心擺掌。
六封四閉:朋,捋,并步推掌。
單鞭:下引畫圓,勾手提膝,開步,移重心擺掌。
白鶴亮翅:按掌,畫圓,雙手畫圓,移重心,擺左腳腳尖,上步
撩掌,右掌左擺,上左步按左掌。
斜行:右手畫圓,左手推掌轉(zhuǎn)身,雙推掌,抬左腿,鏟步,下潛,
左手變鉤抬起,立身擺掌。
摟膝拗步:雙手朋左膝抬左腿,立為左虛步,雙手后擺,抬左腿,左腳上步摟左膝,右手推掌右腳上
掩手拱拳:右腳落實,抬左腿,合手鏟步,雙手后擺盯彎簡左移重心,左手掩手右移重心,右手出拳左移重心
金剛倒墜:曲臂上引,雙臂畫圓交叉,雙手變掌,右掌左擺,左腳腳尖內(nèi)扣,雙手畫圓腳畫圓,撩掌,扎拳,頓腳扎拳。
撇身拳:開步托掌,左移重心擺右拳,右移重心擺左拳,左移重心抬右腳擺右拳,鏟步,下潛,擺左拳,右拳回擺左移重心,撇身翻拳。
雙推掌:朋,捋,轉(zhuǎn)身,上步,并步推掌。
肘底錘:穿掌,左移重心身體右轉(zhuǎn),畫圓,右移重心身體左轉(zhuǎn),左腳點地,立肘出拳。
倒卷肱:穿掌,左腳撤步,右手前推左手后按打開,合,移重心,右腳回收,左手前推右手后按打開,合,移重心,左腳回收,雙手前朋。
閃通背:左腳后撤,雙手后捋,兩手相合抬右腿,右腳上步,雙手畫圓,左腳上步,右手穿掌。
掩手拱拳:以左腳為軸,向右轉(zhuǎn)身225度,右腳頓腳,左腳鏟步,雙手畫圓合掌,雙手后擺左移重心,左手掩手右移重心,右手出拳左移重心。
六封四閉:朋,捋,轉(zhuǎn)身,開步,并步推掌。
單鞭:下引畫圓,勾手提膝,開步,移重心擺掌。
云手:雙手畫圓,左腳撤步,2次,雙掌變?nèi)?兩手相合。
雀地龍:雙手打開移重心,左手出拳移重心。
上步七星:右腳上步兩手相合,翻拳推掌,右腳頓腳。
下步跨虎:雙掌翻掌下按,右腳向右轉(zhuǎn)身90度,左腳向右上步,雙手畫圓立掌(45度)。
雙擺蓮:雙手前朋,右腳撤步,雙手向右畫圓,右腳回收,踢腿拍腳。
當(dāng)頭炮:雙手下捋,變?nèi)鋈?/p>
金剛倒墜:雙拳變掌,向右畫圓,上步撩掌,扎拳,頓腳扎拳。
收勢:雙手變掌,手臂上舉,頭上變?nèi)?頭后下捋,過頭變掌,雙手下按,收左腳。
拓展資料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以中國傳統(tǒng)儒、道哲學(xué)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yǎng)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jié)合易學(xué)的陰陽五行之變凱褲化,中醫(yī)經(jīng)絡(luò)學(xué),古代的導(dǎo)引術(shù)和吐納術(shù)形成的一種內(nèi)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cè)嵯酀闹袊鴤鹘y(tǒng)拳術(shù)。
1949年后,被國家體委統(tǒng)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后,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傳統(tǒng)鬧碰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guān)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tài)。由于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chǔ)廣泛,因此是中國武術(shù)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1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將該項目的申遺緊迫性寫進了提案。來自河南代表團的李光宇等33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guān)于加快推進太極拳申遺工作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的建議》
太極口訣的相關(guān)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武當(dāng)太極口訣、太極口訣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