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印度一直以西方國家“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現(xiàn)在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國家,對印度更是青睞有加。
對美國來說,拜登上任后,一直視中國和俄羅斯為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點燃俄烏沖突,用“代理人戰(zhàn)爭”將俄羅斯拖住,并有效削弱俄國力后,騰出手來針對中國時,大棒就是所謂的“印太戰(zhàn)略”,而印度則是美國實施這個計劃的關鍵角色之一,因為其不僅與中國相鄰,兩國還有領土爭端,這正是美國可以利用的。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印度一直是美國拉攏的主要對象之一。
對英國來說,脫歐之后,已經基本上失去了歐洲市場,因為歐盟已經視其為“眼中釘”。之后,倫敦與美國的自貿協(xié)定也沒能簽下來,而因為追隨美國遏華,與中國的經貿關系也開始大幅降溫。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只能抓緊印度,因為印度也是人口大國,有相當?shù)南M潛力。而且,英國畢竟是印度的“前東家”,即便如今,兩國也同為英聯(lián)邦國家。
不過,美英雖然在政治和經濟上有求于印度,但在針對“分裂主義”,這個印度最為看重的問題時,卻因為縱容而引發(fā)了新德里的強烈不滿。
就在上周,印度警方在國內對“卡利斯坦運動”發(fā)起抓捕行動,一共逮捕78人,但該組織領導人辛格卻漏網了。而“卡利斯坦運動”之所以被印度定為非法組織,是因為他們主張在印度旁遮普地區(qū),建立一個名叫“卡利斯坦”的獨立國家,這一分裂國家的主動,新德里當然不能容忍。
印度發(fā)起抓捕行動后,旅居在美國和英國的大量“卡利斯坦運動”支持者不僅高舉“反印口號”游行,還對印度駐外機構采取了行動。駐美國的印度總領事館建筑出現(xiàn)毀損,駐英國的印度高級專員公署,不僅遭到襲擊,而且連國旗都給扯下來了。
對此,印方非常不滿,向美英發(fā)出強烈抗議后,還特別要求英方給自己一個解釋,為什么事情發(fā)生時,印度駐英機構沒有得到英國警方的保護?
之后,美英向印度給出了解釋,但明顯有些敷衍。于是,新德里徹底惱火了,開始“對等報復”,先拿英國下手,并借此震懾美國。據(jù)觀察者網報道,近日,印方對位于新德里的英國高級專員公署,進行“安保降級”,撤回了駐守在附近的警力。
另外,英國駐印高級專員的個人官邸,也被“安保降級”,印方移除了其官邸前的路障設施,稱“為了不影響交通”。實際上,當初設置這些路障,是為了防止汽車炸彈襲擊的。
不得不說,對美英來說,雖然在有些方面有求印度,但還遠沒有達到“平視”印度的地步。
一方面,在西方看來,印度不過是一個落后的地區(qū)大國,與印度的合作,只是利用而已。因此,對印度外交機構的保護,也就沒那么上心;另一方面,印度經濟近年來發(fā)展很快,GDP排名已取代“老東家”英國,位居世界第五。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俄之后西方打壓的第三個潛在目標,或就是印度。
因此,在西方眼里,既然印度是遲早都要被打壓的對象,當然也就沒必要真心交往,印外交機構在美英兩國被“忽視”,再正常不過了。更何況,支持他國分裂分子,扶植傀儡政權,一直是西方最喜歡做的事,將來需要針對印度時,手上就多了一張可以打的“牌”。
而通過這件事,印度也應該將西方的嘴臉徹底看清了,敲打英國、震懾美國,或是莫迪的一個初步手段,如果美英沒有相應分量的回應,恐怕印度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