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讀:
在移動互聯網的行業(yè)當中,如果你想從中賺錢,“流量”是一個永遠都繞不過去的話題。
而現在的社會也被很多人稱為“流量經濟”,也就是說,只要你手里有流量,有龐大的用戶群體,你就有話語權,這個話語權對于平臺也好,商家也罷,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
因此你會看到:
游戲廠家關注買流量成本,例如通過工藝與及私域流量聯合達人KOL效應,推廣游戲品牌。
電商品牌關注獲客成本,越來越多的電商品牌入駐抖音以及其他新媒體平臺,因為淘寶、京東、唯品會、天貓等等一些大平臺的用戶增長已經達到一個頂峰。
光大證券發(fā)現:阿里系電商獲客成本從2018年的278元/人增長到2020年的929元/人,增長近234%,拼多多的獲客成本則從2018年的77元增長到2020年的203元/人,增長近164%,美團則從2018年的214元增長到2020年的347元/人,增長62%。
來源:光大證券
因此突破流量天花板,商家獲客成為后疫
情時代下所有商家的一個痛點,不過從整體效果來看,私域流量的玩法紅利已過,如果沒有從公域流量穩(wěn)定獲取用戶的渠道,那么私域流量的路肯定會越走越窄。
自媒體也關注漲粉成本,越來越多的自媒體達人都在渴望快速增長粉絲積累用戶,而這其中涉及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戶切入點要求更加精確和具體化,更加可以度量,而如果要把流量研究好,最重要的是算法背后的推薦邏輯,而目前來看,所有人都把算法過度神話了。
流量問題的意義
我這幾年其實一直都在做智能機,對于流量以及算法都有一個敏感的體會,站在一個內容方的角度來看,從各個平臺獲取流量的趨勢是怎么樣的?
我們做自媒體,一般會積極主動地判斷哪個地方的流量比較優(yōu)質?哪個地方獲取流量的性價比比較高?
發(fā)什么樣的內容能夠得到算法的推薦,從而更精準地接觸到用戶群體,使你的內容、粉絲觸達率達到一個最高的占比。
流量最本質的觀點在于:流量競爭是所有人在移動互聯網平臺從事創(chuàng)作以及營銷中遇到的真正問題,如果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就能夠把你所在的這個平臺經濟搞明白。
流量問題 平臺問題 平臺經濟
當你在一個平臺從事創(chuàng)作以及經營活動的時候,最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客戶也就是用戶群體,對你店鋪以及創(chuàng)作內容的接受程度。
用戶問題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最先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你的店鋪以及內容創(chuàng)作的流量是多少,也就是流量問題。
而流量首先要接觸的就是你想要面對的消費群體,也就是說你想要吸引什么樣的人到你的主頁以及你的店鋪當中來。
平臺問題方面:而在用戶問題之上,拓展出來的平臺問題則是更進一步的了解,當你在一個平臺從事活動的時候,你必須得了解整個平臺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他的推薦算法以及機制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內容能夠得到平臺的推薦,并且不會觸發(fā)他的違規(guī)原則。
也就是說你要盡可能地在不違背平臺規(guī)則的情況下提高你的創(chuàng)作內容,從而獲得更多的流量。
平臺經濟:有時候你需要站在一個平臺創(chuàng)作人的角度去思考,他創(chuàng)作這個平臺最大的意義以及價值在哪里?他想要通過平臺創(chuàng)作人做什么樣的內容來夠吸取用戶 留存用戶 用戶變現。
一個平臺最大的愿景就是讓更多的用戶到他的平臺當中去分享以及創(chuàng)作內容,所以你會看到抖音和今日頭條的消費通道已經打開,而在這個背景之下,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流量用戶紅利見頂,抖音日活8億的流量已經有一個很難的階段性的增長,所以它必須在平階的層面上去更好的把現有用戶留存下來,然后去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