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國男籃主帥夾帶“私貨”,重用自己的親信,水平不夠硬往上拔。從國家榮譽角度考慮,這種做法是可恥的。但從個人利益角度來看也是可以理解的,主教練不是最高官員,如果上級都不把亞洲杯當回事,主教練利用這個平臺謀私利也是正?,F象。
人都是有感情的,為官一任重用自己的親信是很正常的事,職場上都是這樣,領導不可能重用和自己關系不好或者是相對陌生的人,哪怕這個人能力差點,但是關系近,那也是優(yōu)先考慮?;@球也是職場,肯定會存在人情世故,純粹的公平正義是不存在的,公平正義的人往往都是孤獨的。
讓俱樂部的教練擔任國家隊主帥,就容易出現夾帶私貨的現象,很正常,相信籃協(xié)在選帥的時候會考慮這一點。何況中國籃協(xié)選帥從來都不是公開競聘,選帥本身就沒有公平公正,都是內定的。上梁不正,下梁能正么?輸球了背鍋就完了,最多就是挨罵下課。
每年休賽期俱樂部也是要訓練的,主教練不在,等于群龍無首,訓練質量肯定會下降。為了國家隊,俱樂部也是有一定犧牲,幾乎整個休賽期都忙著國家隊比賽,自己俱樂部扔一邊不管了,人家?guī)б粌蓚€自己的球員也正常,哪怕這兩個球員水平不夠。
每年的國家隊都會有幾個爭議的名額,很正常,因為不同的教練有不同的風格,但基本上主要輪換陣容和核心主力應該不會變,一般有爭議的都是邊緣人。正常球隊10人輪換足夠了,剩下兩個上不去場的邊緣人選誰無關大局。但是如果把主力和邊緣人顛倒了,就有點過分了。
關于現在這支中國男籃爭議比較大的兩個人是胡明軒和趙睿。按個人能力,胡明軒可能入選12人名單,但場場首發(fā),戰(zhàn)術地位比趙睿還高,這就有點過分了。按理說,三后衛(wèi)陣容,趙睿更適合打小前鋒,胡明軒充其量是二號位。事實證明,胡明軒的表現不如趙睿。
如果換個教練,徐杰可能進不了12人名單,6后衛(wèi)陣容本身就不合理。徐杰在防守端絕對是個漏勺,誰見誰打,投籃手感也是貓一天狗一天,打弱隊準一點,打強隊投籃都費勁。廣東隊之前的核心后衛(wèi)李群,也是不到1米8的身高,個人能力比徐杰強,就是進不了國家隊,只能怪李群退役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