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ng being calling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臨走的時候,都沒能打開使命的信封。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壯年,發(fā)現(xiàn)自己此生的使命。
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大的喜悅,并能如實地表達出來,那就是完美的人生。
Being在這個世界這款時空態(tài)游戲中,以Human的角色所進行的,一場體驗式學習。
用愛(LOVE)創(chuàng)造靈魂級美好作品(Doing),對內(nèi)成為真正的自己(Being),對外成為更加美好的世界(Calling)。這可能就是我此生的使命和意義?!?/p>
聽課的過程,感覺自己的靈魂都在跟隨教授同頻共振。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都那么深入內(nèi)心。好像懂了,但似乎還沒有領(lǐng)悟很深。
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找到自己使命的人,比如蔡志忠老師用漫畫傳播智慧,樊錦詩先生一生守護敦煌,善友教授講課時那么瀟灑自如,武志紅老師講心理課親切易懂。。。
教授說,并非只有一些偉大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偉大成就,作為普通人我們也是可以的。方法論:專注當下(此時、此地、此事 ),打造自己的美好作品。比如,我現(xiàn)在寫作,曾經(jīng)受限于要寫出多么受人歡迎,對人有用的文章才可以。因而,對于開始寫作總有些羞恥心。聽了善友教授的課程,發(fā)現(xiàn)寫作其實更多是為了表達自己,進而療愈自己的內(nèi)心,是為我自己而寫。所以管那么多干什么,只要今天表達完,使我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到豐富滿足就好了。
每天的日子離不開閱讀,聽課和寫作,歲月流淌,內(nèi)心平靜。
今年的主題多是哲學、歷史、心理學、管理。
工作的時候總是需要多些理性方面,這個月開始休息的日子多起來,刻意遠離工作,多去生活中感悟體驗,希望能生出一些靈感?!坝袝r候感受生命流水的痕跡與追求生命的高光一樣重要?!?/p>
回顧自己過往的30多年人生經(jīng)歷,尤其是大學畢業(yè)后,莫名就開啟了自學的模式和能力,總有學習這根線在牽引著,原來我早就在踐行著“終身學習”的理念。自學給我?guī)淼暮锰幨仟毩⒆灾餍院軓?,但同時也會自以為是地去這樣要求身邊人,引起一些人的不舒服與壓力感。
今年,苦于團隊效能低下,困于管理,也在反思自己的過度擔心和控制,同時也束縛了他們的發(fā)揮空間,所以才陷入效率低下的困境吧。應該給每個人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去體驗,去成長。越是急切,反而越適得其反,畢竟人的情緒力量之大。教授說“只要每個員工用心來做每一件事,把自己內(nèi)在的愛流進這件事去,不就如此而已了嗎?”
現(xiàn)在,真正到了該放手一些事情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