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作為我們國家的一級文物,而且還是世界級的奇跡,每年都有很多國內(nèi)外游客去西安參觀。
秦始皇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chǎn)。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后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制成兵馬形狀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fā)現(xiàn)。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后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8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兵馬俑的特點: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tài)都不一樣。人物的發(fā)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
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征。
兵馬俑雕塑采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fā)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
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兵馬俑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也是制成兵馬(戰(zhàn)車、戰(zhàn)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
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墻
兵馬俑排列在墻間空檔的過洞中
秦始皇陵內(nèi)共有三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依次排開。
俑坑內(nèi)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左右,最高的1.9米以上。
秦俑大多手執(zhí)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
青銅兵器因經(jīng)過防銹處理,雖已埋地下兩千年余,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
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各有不同
縱觀俑坑內(nèi)形態(tài)各異的兵馬俑
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神態(tài)莊重。
有的立眉大眼,有的怒目圓瞪。
有的舒眉秀眼,有的濃眉唇厚。
有的機敏凝視,有的垂首沉思。
無不讓人對古代工匠們高超精湛的雕刻藝術而贊美
一行行士兵、一列列戰(zhàn)車、一排排將領,匯聚融合成一幅氣勢磅礴、規(guī)模宏偉的雕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