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要對世事能夠知足,心中就會感到快慰;人到了與世無爭、與人無求,自然被高看。為人處世莫貪,拿捏好尺度得心寬;無求不是消極,而是一劑良方,告誡人們知足常樂,達(dá)到無求自安,思品升華的境界。
現(xiàn)實中,人們總是想盡辦法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欲望,永不滿足,每天承受著來自內(nèi)心的高壓,忍受得不到和失去的痛苦,患得患失,嘗盡超出本人需要的物質(zhì)財富欲望所受的苦與累。那些精神世界富足的人,瀟灑快活,心靜如水,那種知足常樂的人,從容淡定,輕松愜意。
弘一法師在講解《佛遺教經(jīng)》中說:“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泵總€人活在當(dāng)下,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生活,那些苦心營求高祿富貴的人,為了碎銀幾兩,私欲膨脹,常常愁眉苦臉,從而,遠(yuǎn)離快樂。那些,少欲知足的人,無憂無慮,沒有牽絆,心安理得,接人待物,恰到好處,從而,親近快樂。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這也是有些人不快樂的根源,只有能放下執(zhí)著,知足常樂,人生才會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