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位病人,平時飲食不注意,老是吃得過飽,過飽會傷什么?傷的是脾。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大飽傷脾,傷了脾后會怎么樣?脾為生痰之源,脾氣一傷,轉(zhuǎn)化食物精氣就會少,而轉(zhuǎn)化為痰飲就會增多。這就是為何很多人長期過飽后就會大肚子。
這位病人肥胖后,覺得呼吸氣粗,一次感冒后,老是胸悶氣急作喘,咳痰,痰色偏白,汗出畏風(fēng)怕冷,這是什么癥狀。明顯是心臟陽氣不夠,而肺氣不降,肺部痰飲不化。
所以治法很簡單,強大心臟,肅降肺中痰濁。
用什么湯方呢?
張仲景《傷寒論》里講,喘家發(fā)作,用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桂枝湯能溫化陽氣,解肌和營衛(wèi),厚樸、杏子能迅速降胸肺之陽氣,這樣濁陰不居在胸腔,馬上就呼吸氣順。中醫(yī)把胸稱為天,腹稱為地,天要清,地要濁。如果反過來,痰濁不歸六腑,歸到胸肺五臟去,人就難受。我們通過桂枝湯強大心肺五臟動力,通過厚樸加杏子,把胸肺停痰留飲濁陰掃到六腑去。這樣清升濁降,所以病人只服七劑藥,咳喘大減。從中可見,厚樸善于消痰下氣。
《藥性賦》說厚樸消痰亦驗就是這個道理,它是通過調(diào)順氣機,氣降則痰降。厚樸能去嘔脹而消痰,嘔脹是有氣阻在那里。
2、有位病人,老是心煩腹脹,將近兩年了,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嚴(yán)重時煩躁不安,焦慮不寧,甚至要用棍棒來捶打自己胸腹,方才略微覺得舒服。他美其名曰找打、欠揍。否則他老是覺得胸腹脹滿,如有物梗塞,睡不好覺,稍微吃飽點就嘔惡,下一頓就吃不下東西,平時痰多,吐不干凈,性情有些急躁。大家想想,如果你天天讓一口痰氣堵在胸腹,吃睡不安,能不急躁嗎?
怎么辦呢?
《傷寒論》里講,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就梔子、厚樸和枳實三味藥組成的湯方,能把這么頑固的病治好嗎?
中醫(yī)認(rèn)為胸滿用枳實,腹?jié)M用厚樸,而三焦熱盛導(dǎo)致心煩,必用梔子,這樣三味藥就從胸往腹降氣清熱。病人吃了七劑藥后,心腹煩滿感消失大半,心胸豁然開朗,心情轉(zhuǎn)向平和,白天能吃好飯,晚上能睡好覺。
大家想想,煩躁到要用棍棒捶打自己胸腹,可知道里面有多重的痰阻。梔子厚樸湯除煩降氣,脹滿立消,隨著病人放幾個屁,濁降清升,身心輕安,病去若失。可見這些怪病多痰多氣堵,通過降氣消痰,怪病也沒有想象中難治。
前面我們講到腹?jié)M用厚樸,厚樸確實是解決腹中氣機脹滿的特效藥,它通過溫胃腸、下氣痰,令胃腸動力加強,病人容易放屁,很快就滿消脹除。
3、有位病人,受寒感冒后咳喘用了發(fā)汗藥,本身它就有些體虛,汗去馬上感到腹中脹滿,胃口減退,沒有食欲,這是怎么回事呢?
張仲景《傷寒論》里講,發(fā)汗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就這五味藥,三劑下去,胸滿、腹脹消,胃口開,飲食調(diào)。
這五味藥,一個團(tuán)隊,各司其職,有人參、甘草三補,厚樸、生姜、半夏七消,為什么要三補?因為發(fā)汗后脾虛氣弱,脾主大腹,脾臟一虛,氣機轉(zhuǎn)不過來就容易脹,人參、甘草補益脾虛,可以加強腹腸動力,這就像給馬兒吃草一樣。同時為何要七消呢?大家看,半夏從咽喉開始降痰氣,生姜從胃和胃降逆,厚樸直下腸中,除脹消滿,三味藥從上往下,降本流末,所以濁陰下化不作脹。這三味藥就像抽馬兒三鞭子,氣機往下跑的速度就加快。
所以我們看這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就要看出它治療的腹脹是虛中夾實,三分虛七分實,所以用補虛瀉實,三補七消。人參、甘草因為有厚樸、生姜、半夏去協(xié)調(diào),不單不會脹滿,而且胃腸動力又會加強,放屁后脹消滿除,人也精神,而不會短氣乏力。
從咽喉一直到肛門,這條消化道的氣機厚樸都管,它善于燥濕下氣,除脹消痞,所以一切濕阻中焦、氣機不利導(dǎo)致的嘔逆腹脹、梅核氣、痰飲咳喘皆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