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剛
在距古城西安10公里處的西漢長安城北城墻下,有一個相家巷村,村里流傳著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傳說——金雞報曉。
相傳清朝初年,在西漢長安北城墻下,居住著一位姓相的人家,家有河灘鹽堿地二畝,終年為這塊薄田勞累,打的小麥一點點,種上棉花似香桿,秋來只是淚漣漣。由于生活貧困,姓相的英年染疾早逝,丟下一位40歲的盲妻和一位13歲的兒子叫相文。相文起早貪黑沿西市乞討,討來的剩飯供老母親食用。有一天晚上后半夜他做了一個夢,夢見雄偉的城墻上長滿了酸棗兒,一顆顆又紅又大的野酸棗兒在秋風擺動下,像一顆顆七彩的珍珠,讓他垂涎欲滴。他想爬上古城墻給老母親摘一筐野酸棗讓老母親嘗嘗鮮,突然,一位白發(fā)飄飄的老人擋住了他的路,笑著對他說:“傻孩子,別摘野紅酸棗了,在城墻上方的棗叢中,有一窩金雞蛋,拿回去到西市集上賣了,可以養(yǎng)活你全家。”說完后駕著彩云奔向渭河方向去了。他睡醒后就聽見城墻上有雄雞司晨的鳴叫聲。聲音宏亮悅耳,陣陣起伏高昂。他爬上北城墻后,在酸棗叢上頭一處空地上,終于找到了閃著耀眼金光的二枚金雞蛋,拿回家后高興得不知道謝誰呢?
第二天早上,他在漢長安西市集上將金雞蛋賣了,購回了面粉、小米、大米、油、鹽、醬油、棉籽油、牛肉、羊肉等生活日用品?;丶液蟠罨鹌鹪?,和面燒肉給老娘做了一碗香噴噴油汪汪的臊子面,當油香酸辣筋光的面條遞到老娘手上后,老娘驚異萬分地問道:“兒子,今天是何日,你做這么好的面條?你不說清實情娘不動筷子?!毕辔娜鐚崒⒈背菈痣u蛋的事向老娘訴說后,老娘半信半疑才動了筷子。
常言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由于平常相文家冰鍋冷灶,近日,煙囪冒出滾滾炊煙,加之肉味陣陣飄香,更有人見相文在集市上買了好多的生活用品。第三天早上,千戶總管相霸天耳聞了這件事,帶著16名團練直奔相文家,將老母毒打一頓,兒子撲上前去救母被團練頭子一腳踢翻一米之外,眾團練齊撲上來將他五花大綁,押回團練營部一陣亂棒,打得相文皮開肉綻,他老老實實地招供了事情的經過。
下午,相霸天帶了50多名團練拿著粘天網爬上漢北城墻,布網圍追堵截,用煙熏抬水澆,用長竹桿擊打,終于在酸棗叢的豁口處逮住了倆只金雞(一雄一雌),相天霸高興得合不上嘴。他大擺宴席慶賀,還將倆只金雞帶上酒席上讓大伙見識見識。剛將倆只金雞帶上桌,萬萬沒想到一雄一雌金雞突然飛了起來,給每桌美味菜盤里屙上了屎。相天霸拍手仰天大笑到:“好屎好屎(寓意好事好事),還未笑完,雄金雞振翅猛撲上前,啄掉了相霸天的雙眼,這時血流如注,痛得相霸天捂眼在地上打滾,雌金雞躍起騰空,撲上相霸天小老婆的頭上,啄了她的左右雙眼,痛得她哭爹喊娘,一團練持槍準備瞄準射擊,雄金雞見狀猛撲在團練頭部啄掉雙眼,團練頭倒地哭聲連天,眾團練見狀驚慌失措抱頭逃竄,比兔子還快。
1973年11月冬季,相家巷第二生產隊在漢城墻下平整土地時,挖出二只金雞(一雄一雌)。體型扁平,全身閃閃金光,嘴角還有鮮紅的血跡,每只重達12市斤,他們上報公社,公社上報未央區(qū)文物局,村民積極交給了西安文物局,現(xiàn)在在陜西省文物展覽館還能見到這二只雄雌金雞。
傳說來源原渭濱鄉(xiāng)鄉(xiāng)長90歲的閆玉輝老人口述。
作者簡介:
唐剛,未央作協(xié)理事,西安市第59號簽約作家,西安市作協(xié)會員,西安市未央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特約研究員,《陜西日報》第935號特約通訊員,《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通訊員。出版書籍有:15萬字的《未央民謠》,14萬字的《六村堡長安道情》,20萬字的《渭水歌謠》等。攝制《長安道情,土地之歌》紀實人物電視劇一部。2016年7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局第二屆“書香之家”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