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其中腎的位置最低。人體所有的能量,最終都要收藏進入腎里,中醫(yī)講“腎主閉藏”。如果腎不閉藏,就會導致能量往外散失,常見于自汗、低熱、脫發(fā)、尿頻、遺米青、早寫等問題。
腎是“先天之本”,好像一個煤氣罐,每天我們都要用它,用一天少一天。腎里藏有相火,就好像煤氣罐每天都要開火做飯。而脾胃屬土,相當于做飯時的鍋,所以脾胃是“后天之本”。腎中相火會作用于脾胃之土,猶如打開火才能把鍋里的飯煮熟一樣。
如果相火太弱,火不生土,脾土就很虛弱。臨床上多見腹痛腹瀉,這種拉肚子多發(fā)生在凌晨雞鳴之時,那時候外界氣溫最低。而且是吃什么常會“原物奉還”。這種情況你補脾胃沒用的,一定要把腎里的相火補起來才行。
另外還有一種相火太弱,氣化無力的情況,上了年紀的老人,夜尿很多也屬于腎虛中的這個類型?!澳I主水液”,腎臟本來是代謝水液的。其中水進去腎里,相火有溫暖氣化的作用,水分中活性成分會變成水氣被人體重新吸收利用。如果相火太旺,遇到天氣變冷火或晚上溫度較低,沒辦法重新吸收利用水液,喝進去的水全部變成尿液排出來,也就是很多人一喝水就想去小便。這種情況多見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你吃消炎藥沒用,一定要把腎里的相火補足才行。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相火太旺,封藏失司。煤氣罐開得火太大,就容易導致煤氣罐提前報廢。相火太旺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它耗竭盡腎陰,肝腎同源,因此也會影響到肝陰,肝陰不足又常常引起肝風內(nèi)動證。現(xiàn)代人由于夜生活豐富,過度縱欲,情志失調(diào),或嗜食辛辣,這些都容易引起相火太旺。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盧先生,29歲,早年經(jīng)常有不良習慣,后來時間縮水,后來精神負擔加重,屢戰(zhàn)屢敗,伴有神志不安,入睡困難,失眠,耳鳴時作,心煩面赤,口干舌燥。
刻診見舌紅苔少,脈細弦數(shù)。
這個患者的情況就是腎陰虧虛,相火妄動,適用于頻頻泄泄。所謂腎生精,精生髓,精竭髓枯,龍相飛越,一團邪火?;鹪绞?,陰愈傷。
所以治療就要除熱滋陰。
方用:生地、天冬、黨參、砂仁、黃柏、遠志、茯苓、茯神、五味子、龍骨、牡蠣、磁石。
半個月之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根據(jù)恢復的情況隨癥加減,兩個月之后,情況就恢復正常了。
如你有類似情況可以留言,看到會回復,幫你辯證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