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下第一懶人,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河南楊鎖天下第一懶人,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其實河南楊鎖天下第一懶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天下第一懶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楊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吃飯要人喂,后來怎樣了呢?
在計劃生育時期,很多家庭生育下的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讓孩子得到的更多是溺愛,而缺乏教育。楊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的,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在父母的溺愛下,寧可餓死也衣服不洗,從不做飯。人們不禁好奇他的父母究竟有多溺愛他,才能慣出這樣的孩子。
父母可以寵溺得了孩子一時,卻無法寵溺他一世。不舍得讓孩子吃苦,終究世界會讓他吃更多的苦。楊鎖正是被父母溺愛中很典型的例子,他做慣了父母的少爺,長大了吃飯還要人喂,在父母的溺愛下他成長為一個巨嬰。
一、貧苦人家的大少爺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xiāng),天下第一懶人楊鎖就出生在那里。他的家庭條件很普通,甚至可以說挺困難,可他的父母卻拼命地把他當(dāng)少爺來養(yǎng),給予無限的溺愛,最終淹死了楊鎖最基本的獨立人格。小時候有父母撐著,楊鎖的確還能安樂地做個貧苦人家的大少爺。平時吃飯都是父母親手把食物送到他的面前,即便他自己有了動手的能力,連衣服鞋子都要幫他穿,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剝奪了他基本自理的能力。
為了溺愛楊鎖,他的父母除了吃喝拉撒,什么都不舍讓他干,讓他明明四肢健全,卻如同重度殘疾,只剩下動物本能對溫飽的條件反射?;蛟S說,連動物都還知道去覓食。這對夫妻把楊鎖寵到了該上學(xué)的年齡,怕他上學(xué)走路累,就用擔(dān)子挑著去。而這棵溫室里的幼苗已經(jīng)受不住一點的風(fēng)雨,稍微不如意就哭鬧著要回家。
他接受不了一句老師的批評,和同學(xué)之間的摩擦都會告訴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聽后總會不分對錯地去學(xué)校找老師同學(xué)算賬,從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一點錯??梢哉f,就連真正的皇太子,都不至于如此。
二、10歲還被挑著走
無法經(jīng)歷一顆雨點敲打的楊鎖,即便父母經(jīng)常鬧到學(xué)校,也不愿再去上學(xué)。因為他要坐在教室里、聽課、寫作業(yè),可這些父母都不能代勞。為了讓楊鎖上學(xué),他父母也算是操碎了心,天天求著這位大少爺去上學(xué),但老師負責(zé)地讓楊鎖專心學(xué)習(xí),他就向父母告黑狀。他父母聽后就會來勢洶洶地找老師麻煩,就算楊鎖去上學(xué)了,也一個字都不認識。
因為他父親常年用扁擔(dān)挑著上學(xué),楊鎖10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他的體重在增長,他父親肩上的壓力也越來越重??伤赣H依然樂在其中,愿意充當(dāng)兒子的小尾巴,到哪都挑著他,看到他玩耍時有危險就沖上去,在工作與保駕兒子之間賣命奔走,最終在楊鎖13歲那年護不動了,永遠地倒了下去。
三、寵溺下的不歸路
楊鎖的父親去世后,他還有一個母親繼續(xù)執(zhí)迷不悟地全心伺候他,少爺?shù)纳罱z毫沒受到影響,直到這位拼命寵他的母親也病倒,終于舍得開口叫兒子照顧自己。可這位母親實在太自信,楊鎖已經(jīng)被他們養(yǎng)成巨嬰,能根據(jù)他的意愿說長大就長大嗎?未來的吃喝拉撒都成了棘手的問題。
他什么都不愿干,最終母親也倒下了,剩下他自己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即使一些村民好心地給他送去菜和肉,掛在屋里都臭了,他也懶得做來吃。衣服臟了就直接丟掉,最后只剩一件臭氣哄哄的衣服。為了生存他也去酒店、建筑隊干過活,但嫌累,寧可回家把所有值錢的東西變賣掉,也不愿再去。最后他淪為了乞丐,在亂七八糟的堂屋里,連方便都直接刨坑拉了了事。
為了取暖,他燒盡了家里的東西,最后睡在地上,也懶得再動,直到2009年12月的時候,這個神志正常且四肢健全的23歲的小伙,終在家中把自己給活活餓死。
一個孩子的性格,通常是原生家庭的寫照,在孩子初步認識世界的時候,父母是他們的全部,也是他們最早、最關(guān)鍵的老師。楊鎖的父母自以為給了他全世界最好的,恨不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給他,或一輩子把他捧在自己的心尖上??墒澜缬兴囊?guī)則,未來也由不得父母給孩子親手去搭建。父母要做的,恰恰是把孩子引向正確的道路,而非對孩子俯首稱臣。
父母把父母當(dāng)小皇帝來寵,卻沒有給他打江山的能力,更不可能寵他一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但任何愛都需要理智,每個人都需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需要遵守最基本的生活規(guī)則。讓孩子學(xué)會立足于社會,才是正確的愛。
天下第一懶人,從不干活喪失生活能力,他是誰呢?
現(xiàn)在的競爭壓力真的無處不在。
不僅在職場上要和同事們比,就連孩子們也要比成績,比獎項。
整個人都好像上了發(fā)條一樣,完全不能松懈下來。
很多人對這樣高壓的環(huán)境,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都不習(xí)慣。
每天下了班回到家就完全不想動了。
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是矯枉過正的癥狀了。
不過適當(dāng)?shù)膭谝萁Y(jié)合,有益于人們的身心發(fā)展。
和大家快節(jié)奏的方式不同,河南信陽某個鄉(xiāng)村的楊鎖過得卻是懶到極致的生活。
或許是這個孩子的來之不易,再加上骨肉親情吧,楊鎖的父母對他十分的疼愛。
但疼愛到了極致,就成為了溺愛。
從他們起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楊鎖這個名字,寓意便是把孩子永遠的留住。
“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這大概是這對父母教育方式最好的詮釋了。
8歲時,楊鎖都沒走過路。
平時就躺在家里,啥也不干,飯都是父母一口一口喂給他吃。
就連出門,都是楊鎖的父母用擔(dān)子挑著,真正是寵到令人發(fā)指。
其實楊鎖的天賦很好,他是8個堂兄弟之間最聰明,也是最帥氣的那個人。
但是他被父母寵得太懶了,就連學(xué)習(xí)都懶得學(xué),作業(yè)更是懶得寫。
學(xué)校的老師稍微嚴厲一些,第二天楊鎖的父母就來找楊鎖談話了。
起先楊鎖自己也試著干活,可是每次都被父母阻止。
久而久之那顆干活的心自然也就歇下去了,也喪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
在楊鎖1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不幸病逝了。
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兒子要盡快成長支撐這個家的。
可是楊鎖的母親卻依舊寵他,一點活都不讓他插手。
等到了后來,母親病倒了叫楊鎖干活時,他壓根不答應(yīng)。
或許不干活,不動,已經(jīng)深入到他的骨髓當(dāng)中了。
就這樣過去5年,母親因為積勞成疾去世,獨留下18歲的楊鎖。
然而父母的相繼離世并沒有楊鎖成長起來,堂哥叫他一起去鎮(zhèn)里干活。
結(jié)果因為太陽曬,他說什么也不敢干,趁人一不注意就跑回家了。
村里人介紹楊鎖去當(dāng)服務(wù)員,結(jié)果他去到那里啥也不干,還要別人去服務(wù)他。
甚至他們給楊鎖送去飯菜和肉,楊鎖也不做,就那樣放在那里直到腐爛。
后來楊鎖更是發(fā)展到吃一頓睡幾天,就連上廁所也直接就地解決。
父母給楊鎖編制了一個夢,可是制造夢的人走了,楊鎖卻一直活在夢里醒不過來。
沒有人會像他的父母這樣寵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索取得多了大家的同情也就散了。
而楊鎖也被這樣的方式養(yǎng)得徹底廢了,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愿意,懶到了極致。
最后23歲的楊鎖因為懶把自己活生生給餓死了,這真是讓人不知說什么好。
這個事跡也在之后被制片人陳姍姍搬上了大銀幕。
楊鎖也因此獲封為天下第一懶人。
有的時候,過度的溺愛就是傷害。
與其說楊鎖是懶死的,不如說是被父母的溺愛給害死的。
畢竟父母只教會了他偷懶,卻沒有教會他生存。
歷史上第一懶人,到底有多懶?據(jù)說把自己硬生生給懶死?
中國河南第一懶人,有人給了他一個餅,掛在了脖子上,可是他卻只吃了前面的餅,沒吃后面的餅,結(jié)果差點餓死。
這個故事不是小說更不是笑話,而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情,而這位神人,便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他懶到了什么程度?遠遠超出你的想象,簡直比河南第一酒神張政還神奇。
第一懶——再餓不吃腦后餅
據(jù)傳在楊鎖十歲左右吧,老爸老媽要出去辦點事情,不適合帶著楊鎖,就做了一個很大的餅掛在楊鎖脖子上,可到最后回來一看,他只吃了嘴巴前面的餅,后面的餅動都沒動。
好吧,這個是謠言和傳說,應(yīng)該是好事者牽強附會之后弄出來的事情,但下面這些卻絕對是真實的事情。
第二懶——家中刨坑上廁所,燒家具取暖
在楊鎖十三歲那年,父親去世,十八歲那年,母親亦隨之而去,父母雙亡之后,家中只剩下了楊鎖一人,沒有了父母的照顧之后,楊鎖簡直是生活不能自理。
想上廁所了,就在家里刨個坑解決,連埋都懶得埋有時候;冬天天氣降溫,實在太冷的時候,楊鎖就把家里的東西全部給燒了取暖。
本來楊鎖的母親臨死前放心不下自己兒子,托關(guān)系把楊鎖送到了縣城里的一個飯店當(dāng)服務(wù)員,這樣子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總不會餓死對吧?
可楊鎖到了飯店里之后卻從來不干活,每次去上班的時候都是吃飽了就找個沒人的包廂一趟,睡到了吃飯的時間又起來,連續(xù)幾天屢教不改之下,飯店的經(jīng)歷實在是無可奈何,就自掏腰包,買了車票把楊鎖送回了家里。
第三懶——臟死不洗澡,從來不換衣
從飯店回來之后,楊鎖便到自己的堂哥楊德生哪里去生活,這個堂哥在鎮(zhèn)上的一個建筑隊中干活,就想把這個表弟一起帶過去,結(jié)果楊鎖到了地方之后就覺得環(huán)境太差,天氣太熱什么的一堆理由,反正就是肯干活,堂哥攔都攔不住,只好任由其跑回了家。
跑回了家之后,楊鎖就像是徹底放飛了自我,賣光了家里所有還值點錢的東西,衣服臟了也從來不洗,也很少換,到了最后實在臟的他自己都穿不下去了,就扔掉再換一件干凈的穿。最后所有干凈的衣服都穿完了,怎么辦呢?那就忍著吧,一輩子不換。
第四懶——餓死不吃飯,渴死不拿水
河南的農(nóng)村民風(fēng)淳樸,大家雖然看不慣也看不起楊鎖的所作所為,但是念在其小小年紀(jì)便父母雙亡的情況下都會經(jīng)常送菜給楊鎖,可楊鎖倒好,連門都懶得開。
村民鄰居們就把送來的菜和肉什么的放在門口,讓楊鎖自己拿進去做,可楊鎖卻一次都沒有動過,都發(fā)霉了,還在那里一動不動。
在天氣溫暖的時候楊鎖還會主動去討飯,吃飽了一頓飯之后,一睡就是兩三天,而到了冬天來臨的時候他動都不愿意動,渴了也還是不愿意出門找口水喝。
有次楊鎖的表哥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好幾天沒看到這個表弟了,就在家中打包了飯菜,來到了楊鎖的家里,只見這個家真正意義上的家徒四壁,而且臭氣熏天,因為能燒的東西都被楊鎖給燒掉了。
而楊鎖則已經(jīng)是餓死了在了自己家的地鋪上,床呢?床被燒了。
之所以會發(fā)生這些悲劇,是因為楊鎖的父母實在是太溺愛他了,到了楊鎖六歲的時候,還幾乎沒有走過路,出門都是父親用扁擔(dān)挑著他的,也從來不讓他干活。
楊鎖小時候還想干活的,可是父母卻舍不得這兒子出力氣,馬上阻止他,讓他去玩去睡覺,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怎么可能不廢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河南楊鎖天下第一懶人的出處及含義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