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歲的男孩東東總是用小手去撓耳朵,撓完還要使勁晃悠腦袋,耳朵附近的皮膚紅彤彤的還有幾處明顯的抓痕。
東東媽媽問怎么回事,兒子也說不清楚,就說耳朵又疼又癢。于是東東媽帶著孩子去醫(yī)院看看。
醫(yī)生診斷,孩子的耳朵已經發(fā)炎比較嚴重了,并且耳屎聚集得太多,耳屎堵住了整個耳道甚至到了耳膜,必須要把耳屎掏出來才能繼續(xù)治療炎癥。
醫(yī)生剛拿出工具,才伸進孩子耳朵里碰了一下,孩子就疼得哇哇大叫。因為耳朵里的耳垢常年不清理,已經硬得像水泥一樣。
東東媽懊惱不已,孩子出生以來這5年一次耳朵都沒掏過,之前給孩子掏過一次,孩子總不樂意,不高興就跑開了。孩子他奶奶也說,小孩子的耳朵不能動,掏耳屎會聾。于是給娃掏耳朵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開始不注意,等問題出現(xiàn)了才著急已經晚了。東東的炎癥比較嚴重,加上小孩子的耳洞很小,耳道也很窄,需要比較高難度的操作才能完成,而東東完全無法配合。
最后,醫(yī)生沒辦法只能給孩子打了全麻,最后才徹底清理干凈孩子的耳朵:”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干凈?!?/p>
畫面太美,就不給大家看了……
相比從不給寶寶掏耳朵的家長,更多家長反而是經常給寶寶掏,仿佛是一種強迫癥一樣,隔幾天就要掏一回。要知道掏耳頻率太高也不好哦!
耳垢也有自己的存在價值!耳垢對孩子的鼓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一方面可以幫助保溫和保濕,給鼓膜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耳垢可以緩沖和過濾過于強力的分貝和氣流,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聲音和氣流的刺激。
其次,還能阻擋飛蟲進入耳洞里,防止蚊蟲帶來的細菌病毒感染,耳垢中的脂肪酸還能抑制耳道里的有害菌繁殖,起到殺菌抑菌的作用。
給孩子掏耳朵除了注意合適的頻次之外,還要注意工具。
小編見過很多的就是使用棉簽和大人用的挖耳勺。棉簽這個東西用來掏耳朵簡直反人類,棉簽尖端會把耳垢往深處推不說,上面的棉絮還容易掉,簡直是幫倒忙,用棉簽擦拭外耳廓還行,掏耳朵不行。
挖耳勺也不行嗎?大人可以,孩子可能不太行。挖耳勺一般都很堅硬,孩子多動,耳朵又很敏感,稍微掏一下都會動來動去,很容易戳到內耳道,劃傷耳道很有可能就會引起耳道炎,實在太危險了。
小編建議家長平時帶著給孩子擦擦外耳廓即可,如果孩子還太小,最好是帶孩子去專業(yè)且靠譜的正規(guī)采耳店里清理,或者去找醫(yī)生。
頻率差不多半年到一年一次即可,不要太頻繁。因為孩子平時吃東西、說話、打哈欠等等下頜運動時,耳垢自己就有少量排出。
最后,有人問”給娃掏耳朵掛什么科?“雖然有點好笑,但是小編還是如實告訴你,確實是——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