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等外部勢力的干涉下,臺海局勢變得日益緊張起來,就連韓國也開始深度介入臺海問題,派遣國會副議長鄭宇澤竄臺。為反制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挑釁,以及制止由佩洛西在國際社會上帶起來的這股不良風氣,解放軍也適時針對臺灣舉行了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而解放軍軍機在元旦前后的演習中,抵近新竹、桃園外海24海里鄰接區(qū)空域,部分戰(zhàn)機軍艦多次穿越所謂的“海峽中線”,也確實讓島內“臺獨”勢力惶惶不安。從臺媒用“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等詞匯,來形容相關事宜的情況中,足以看出這一點。
但島內“臺獨”勢力的思維邏輯與常人不同,越是不安,就越希望獲得外部勢力支持,以增強其“謀獨”的信心。在解放軍元旦巡航臺海后,民進黨當局又接連邀請了多波外國高官政要竄臺,他們也幾乎同時落地臺灣。與此同時,解放軍東部戰(zhàn)區(qū)也在臺島周邊??沼蚪M織多軍兵種聯合演習,戰(zhàn)區(qū)發(fā)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演習旨在檢驗部隊聯合作戰(zhàn)能力,反擊外部勢力與島內“臺獨”勢力勾連挑釁之舉。
施毅這段話看起來與往日的回應差別不大,但反制與反擊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體現出解放軍面對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挑釁,態(tài)度愈發(fā)強硬堅決。這種變化也被島內媒體感知到,報道中以解放軍57架次軍機巡臺為題,大肆渲染臺海氣氛異常緊張,并將此次對臺軍演稱為“三面圍臺”。
臺媒的文章有一種內涵佩洛西竄臺時,解放軍舉行環(huán)臺軍演的意味,而當前島內實際情況也確實差不多,德國、立陶宛和巴拉圭三國政要同期竄臺,人員規(guī)模和級別并不比佩洛西竄臺遜色。德國竄臺代表是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齊默曼,立陶宛是國會及國防委員會主席卡斯楚那斯,巴拉圭則是眾議院議長洛佩斯。
就整體而言,這三個國家的政要竄臺的影響力,并沒有佩洛西竄臺大,畢竟佩洛西代表的是美國。但這并不代表中方能夠容忍,解放軍“三面圍臺”軍演,就是相應的反擊措施。而在解放軍的威懾下,內心慌張的蔡英文自然也不敢炸刺,在會見洛佩斯時著重強調,雙方應該共同捍衛(wèi)民主,反對所謂的“威權主義”擴張。而面對齊默曼,蔡英文則呼吁所謂的“民主國家”站在一起,并幫助臺灣共同維護地區(qū)秩序和繁榮。
至于立陶宛,可能是由于蔡英文行程安排較為緊迫,所以當天并未與卡斯楚那斯會談,但從臺外事部門發(fā)布的新聞稿來看,內容中所謂的加強“立臺”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卡斯楚那斯竄臺彰顯“民主國家”團結對抗“威權”的決心與力量等言論,無一不預示著,蔡英文將在會談中,呼吁立陶宛加大對臺灣的支持力度,無論是軍事方面還是經濟方面。
但很明顯的是,蔡英文借勢“謀獨”的企圖不會得逞,巴拉圭是民進黨當局用錢砸出來的盟友,此前曾以“斷交”威脅索要10億美元投資。立陶宛也是同樣的道理,區(qū)別僅在于背后有美國鼓動,可能唯一的作用是給民進黨當局壯膽。而德國的情況雖然復雜,但地理位置太過遙遠,在亞太地區(qū)沒有多少影響力,實際起到的效果有限。蔡英文對這些國家竄臺議員的呼聲,無非是聊以自慰而已。在解放軍已實際掌握臺海局勢的情況下,民進黨任何“謀獨”挑釁之舉,都翻不起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