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古至今都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人可以行君子之義,不能和小人同行。君子識大體行大義,乃人之榜樣,而小人卻不同,可謂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古人都說,寧愿得罪十個君子,不能得罪一個小人,可見小人的心胸比較狹隘,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將軍得罪小人的故事。
將軍分肉忘給車夫,第次日車夫便把他拉到敵營
從前有一個將軍,在分肉的時候因為當時比較忙,所以忘記分給他的車夫,也就是羊斟,可是不巧的是,羊斟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內(nèi)心比較自卑,所以便懷恨在心,而這個將軍就比較無辜了。
在一次戰(zhàn)爭中,他的車夫直接把他拉進了敵軍的軍營了,將軍感到不對勁,就忙詢問他的車夫為什么要把他拉進敵方的軍營,他的車夫給了他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
他說,在分肉的時候是你做主,在車上就是我做主了。這個可憐的將軍就是華元,所以說,古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在現(xiàn)代的社會中,未嘗不有像羊斟這樣的人。
從這件事情中也延伸出了一個成語,叫各自為政,意思就是不考慮全局,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也暗諷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在古代都有這種人,在我們當今社會中未嘗沒有這種自私自利的人呢。
所以我們應(yīng)該小心應(yīng)對這種人或者事情,如果被小人所記恨那么后果可能也是不堪設(shè)想的。就像這個將軍一樣,在自己不經(jīng)意的一個動作下,就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這個將軍在歷史中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說起華元,他可是春秋時期的皇室成員,也做過許多豐功偉績,還是當時的四朝元老,那種殊榮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偉大的人,也不免會被小人所陷害,差一點就送命的危險經(jīng)歷。君子是每一個人都想達到的境界,在這個社會中,有些許許多多事情來辨別你的品格和素養(yǎng)。
比如最微小的事情就是看到地上的垃圾會不會順手撿起,看到老人會不會主動讓座,這些細小的事情都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品格,是否能成為一個君子,不是只靠嘴巴說說而已,就像羊斟一樣,世人對他的看法大不相同。
有些人覺得他罪不可赦,他身為一個將軍的車夫,更身為他們國家的一員,不應(yīng)該只考慮到自己的心情來做事,首先他不應(yīng)該讓自己的主人身陷絕境,不應(yīng)該因為將軍的一個小小的考慮不周而懷恨在心。
更有人說羊斟心胸狹隘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的身世坎坷,亦或者是因為本身內(nèi)心的自卑而導致心理的扭曲。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觀點,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結(jié)果也不同,如何正確地看待一個人或者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應(yīng)該去摸索的一個事情。
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應(yīng)該遵循這君子的作風,摒棄小人的做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有道德,有底線,有素養(yǎng)的現(xiàn)代化君子,更加發(fā)揚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我國優(yōu)秀文化。
羊斟的事跡我們也都有所了解,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千年,但這個事情也讓我們引以為戒,若不是華元及時察覺有所不對,最后靠著自己的智慧逃走了,還不知道能發(fā)生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呢。
至于羊斟,史書上也沒有記錄他最后的結(jié)局,想必這樣的人最后的下場也不是很好吧。在我們這個更加開放的時代,做一個小人在這里更加混不下去吧。
畢竟這也是一個將心比心的社會,只有你對別人好,別人才能對你更好,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在尊重別人同時也尊重自己。
總結(jié):在這個充滿希望和愛的社會,我們的心胸也逐漸寬闊。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想羊斟這樣的人將不會再有,存在的都是充滿善意的正人君子,我們的祖國也會更加繁榮昌盛,行君子之大義,不行小人之狹隘,這也是需要我們牢記于心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