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前兩天打電話和我商量,平時關系都不錯的鄧姐的媽媽心臟病犯了,住院了,問我用不用一起去看望下。我琢磨良久,還是說算了吧,咱就別專程探望了。
我只是心疼錢嗎?雖然也是個考量,卻不盡然呀。探望下老人,花上幾百,能進一步拉進彼此關系,但我有別的顧慮。
我們單位的朱姐是鄧姐的發(fā)小,去年朱姐爸爸腦血栓住院,單位領導帶了幾個人去醫(yī)院探望。鄧姐也跟著去了,因為彼此的關系近一層,又偷偷獨自給老爺子塞了一千塊錢。朱姐事后也表示了感謝。
可是呢,事情過了幾個月,鄧姐的父親也生病住院了,鄧姐本身是有事憋不住的性格,也在單位說了,可是朱姐就只問問病情,也沒去醫(yī)院探望。為這個鄧姐曾經婉轉地和我提過一嘴,我聽出她對朱姐沒有“禮尚往來”的不滿。
其實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父母也都七八十歲了,慢性病、老年病纏身,生病住院很常見,甚至一年住院幾次也不新鮮。要是大家為這個“走動”,那對誰都是負擔呀,你來我往還有頭兒嗎,萬一哪里有個馬失前蹄失了禮,反而給雙方造成困擾了。
前些天因為靜脈曲張做手術,老媽也住了幾天院,單位保潔員小張妹妹聽說了,打電話說來要醫(yī)院看看,我說疫情原因醫(yī)院不許人探視,三攔四阻地沒讓她來,結果我陪護結束上班去,小張還是買了營養(yǎng)品硬要我捎給老人,我覺得再推讓就不好了,只能收下,我倆在樓道拐角正“嘀嘀咕咕”接頭兒時,同事李姐董哥正恰巧路過,兩人對視一眼,有點意味深長,莫非以為我在“收禮”?[捂臉]
在單位有時“厚此薄彼”弄小圈子也是不合適的,同事之間團結友愛但也不必過分親昵,不然會引起小誤會,多心的人還會為此嚼舌根。
我也曾經在老同學愛人住院時,專程看望并留下一份心意,等半年后我孩子中考結束,同學特意給孩子送來升學賀禮,還請我們吃了飯。哎!感覺出來,她有種“逮”到回報機會的感覺[捂臉]。
作為平常人的我們,很多時候承受得了別人白眼,卻承受不了別人對我們的好,就怕自己哪里有閃失辜負了別人的情意。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想打擾人、麻煩人,更不愿意別人為我們耗費物力財力,那是人情債,是要記在心里投桃報李的。
所以說,人與人的關系要掌握好尺度,不能冷冰冰沒有溫度,也不要太火熱了燙到對方。剛剛好是最好——你需要我時,我伸出援手,平素過日子又保證足夠的距離。雪中送炭是扶危濟困,一般禮節(jié)性甚至錦上添花的就算了吧,推己及人,人家真未必喜歡你這樣。
不因為自己的善意帶給別人心理負擔,這也是種成全,更是種讓人舒服輕松的善意吧
這個問題很普遍,幾乎是人人都要碰到而不容回避的問題,因為我們生活在人情社會里,講究禮尚往來。
如果張三的母親病了住院,作為張三好朋友的李四知道了必然想去探望一下,李四反復考慮如果不去探望,以后見了張三就不好意思說話了,更不敢稱兄道弟了,經過再三思量,李四決定前去探望好友母親大人,并且從自己的不寬裕的工資中拿出一千元給張三以示誠意。張三看到李四前來,非常高興,又看到李四拿出一千元給自己,實在是盛情難卻只好收下。張三想法是,如果不收下,會讓那個好朋友李四很沒有面子,只好暫且收下,以后再找機會回報了。張三的母親出院后,作為答謝,張三為答謝專門盛宴請李四一次,花費四五百元。張三李四兩人通過這件事,關系更進一步,兩人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一年后,李四的父親突然生病住院,李四不想讓人知道探望,但是好朋友張三還是很快知道了,并且探望了好友的父親,拿了一千元錢還帶了其他禮物。過后,李四同樣宴請張三一次。
諸如此類的人情世故不勝枚舉,給當事人增加了沉重的思想負擔尤其是經濟負擔。既然如此,即使再親近的關系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預留足夠的私人空間。錦上添花的事就不要做了,如果是親朋好友遇到天災人禍躲不過去的困難,就應該出手相助、雪中送炭了。這樣做的好處,對自己和他人再也不用為人情債煩惱了。
上聯(lián):貓踩貓頭瓦 下聯(lián):誠邀友對
特別喜歡《成化十四年》中汪直的那句口頭禪,就是“你幫我,我?guī)湍恪薄?/p>
因此,如果身邊熟悉的人,家里的父母至親住院,知道了,多半會從精神或物資上表示一下。當然,如果關系一般,當有人通知自己需要隨份子時,大大方方就隨一個啰;如果有人通知自己一起去探望,利利索索一起去啰。如果沒人通知,就當不知道啰,免得互相尷尬。
更何況是關系不錯的朋友。
但專程醫(yī)院探視,若處理不當,沒準真會留下隱患。所以,我一般會這樣做:
如果關系不錯,在知道對方父母至親住院的情況下,不管是這位朋友親自告訴自己的也好,還是別人轉告的也罷,會在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一下這位朋友,問一下情況,了解一下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幫上忙的,再預約一下探視事項(病人是否方便外人探視、什么時間可以探視)。因為:
1、這是尊重朋友及病患的隱私的必須。出于這樣那樣的原因,朋友及其家人有時候是不太想讓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2、這是尊重醫(yī)院相關規(guī)定的必須?;颊呤欠窨梢越邮芴揭?、什么時間可以接受探視,醫(yī)院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貿貿然 地在不該出現的時間出現在醫(yī)院,有可能會影響醫(yī)生對病患的治療、病患的休息,也有可能無法探視。
3、這是避免探視買錯禮物的必須。了解情況后,才能根據病情確定送多少禮、買什么樣的禮物。否則,給糖尿病水送水果、牛奶,還真不如不送。
4、其他。男女有別,有些病真不適宜異性去探視。
當然,作為關系不錯的朋友,如果對方婉拒探視,也要表明自己的心意,說明一下自己什么時間有空,有需要可以隨叫隨到,同時給對方轉個心意紅包。如果住院的是朋友的父母,隔三岔五地向朋友了解一下情況。當然,如果是朋友的妻(夫),作為異性,這波操作可以直接跳過。不然,還真有可能埋下隱患。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哦。
或許是我生性涼薄吧,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我覺得確實會留下隱患。
比如朋友的父親生病了,你去探望,那么朋友的母親生病了你去不去探望,如果你不去,朋友會不會想,咦,上次我父親生病了,他來了,這次沒來是不是因為他對我有什么想法呢?再比如,人在社會中,關系不錯的朋友不可能只有一個,可能有很多,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其他的朋友父母生病了,你去不去探望,如果去了沒毛病,如果因為有事情去不了,那么這位朋友心里是否會有想法?你看,其他朋友的父母生病,他都去探望,為何我的父母生病他沒來,是我有何不妥,還是在他心里關系有疏密之分。
另外,你去看望了朋友的父母,那么,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生病了,會不會對他們來不來探望心存期待,即便心里不期待,也能夠理解對方,但心里會不會有一絲嘀咕?另外,會不會也對對方心里形成負擔,是因為你曾經去探望了他的父母,使他們不得不來探望你的父母呢?
其實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是如果事情發(fā)生在我的身上,我是不希望互相探望,似乎真的沒有什么意義的??梢噪娫拞柡蛞幌录纯?。大家不要笑話我,我真的真的是情商低的[我想靜靜]
我這個人也挺幼稚的,也沒搞懂會留什么隱患。現在獨生子女多,那么再不處幾個知心朋友,自己老人親戚生病了還指望別人來幫忙嗎,我想一般有這樣想法的人,經濟不寬?;蚴羌依镄值苕⒚枚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式,就不妄加評論了。我是不會有什么想法。
處理此類事就完全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吧,不要想得太復雜,做一個滴水不漏永遠完美的人不僅太累,最后也未必會有尊重你的真朋友。
如果和朋友關系不錯,應該去探望。人之常情也!假如有一天你的父母至親生病住院,朋友來探望,你不是也非常感動嗎?將心比心,其理亦然??!
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確實挺復雜的,即使關系不錯的同事、朋友,在人情上也應”禮尚往來”,稍有不慎,會造成互相傷害。
曾有這樣的三位朋友就因為這扯不清的人情關系鬧了矛盾,不歡而散。
甲的父親生病住院,乙丙商量去看望。乙想拿錢丙想買點禮物,沒有商量下來只好各去各的。乙拿去了一千元,丙只買了一百多元的禮物。甲就覺得丙有點小氣,二人感情上就出現了點裂痕。
不久,乙的母親也生病住院了。丙對待乙與甲是一樣的,也只買了一百多元禮物。但甲對乙就有點拿捏。因為甲與乙是同單位的,甲又是個小領導,覺得在單位對乙是挺照顧的。甲父親住院乙拿一千元甲覺得理所當然,乙母親住院難道還再還回去嗎?于是甲只買了三百來元禮物沒拿錢。
事后,乙將對甲的不滿在丙面前表述了一番,夾帶著將甲說丙小氣的話也漏給了丙。三人間的嫌隙越來越大,現在還不如路人。
所以,要我說關系不錯的朋友至親父母生病住院,專程去探望是應該的。但處置不當會留隱患是可能的。
我老公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的一個戰(zhàn)友的母親生病了,特意告知了一下。
當時我家這個人在省會城市工作,他跟自己的戰(zhàn)友是同一時期的新兵,又是老鄉(xiāng),平時的關系還行,但沒有共禮。人家特意通知的,自己肯定要去看看,為了盡地主之宜,還專門請了那哥們吃了一頓飯,買了一些禮品,到醫(yī)院去探望。
誰知道錢花了,兩個人的關系卻越來越糟,那哥們的意思好像頗有怨言,這種事情不好過問,我老公私下里跟我探討說,大概因為他的那個戰(zhàn)友,說我老公到醫(yī)院探望的時候沒有給錢,顯得太小氣。不然的話,真的找不出其他的理由。
對于戰(zhàn)友的行為,我老公也并不以為意,說隨他的便,如果這么想,有下一次一分錢都不花了!因為自己花這個錢,完全沒有指望對方反悔,自己來去的路費,請客吃飯的錢,買禮品的錢也花了不少,還非得給別人規(guī)定數額嗎?
這年頭,所有關系的維護都跟利益掛鉤,需要經濟上的互動,才能促進感情上的交融,關系不錯的朋友更是如此。
有部分人,特別是男人們之間,為了顯示關系的親密性,最喜歡在行為上做文章。比如,自己的朋友父母,在幾百里以外的醫(yī)院做手術,為了給朋友撐面子,為了顯示自己很重視對方,有的人不惜專門驅車往返,送上一個大禮包。
我不贊成這種行為,因為我感覺這樣的壓力太大,承受不起。試想一下,別人做出這么大的犧牲,絕對是需要你別樣的回報,如果別人父母生病,你就算工作再忙再累,再抽不出時間,也得需要同等的回饋,如果你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太多,等于自己給自己套上了重重的枷鎖,把自己給困住了。
然后的后果就是,你總想找機會償還,得滿足對方不合理的要求,有的甚至突破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做感覺虧欠人情,做了又違背自己的內心。這種情緒積累多了,內心就會生怨,怨恨對方久了,關系就會造成隔閡,然后一拍兩散。
所謂的無利不起早!生活中,一定要警惕有悖常理的舉動,人與人之間保持淡淡的交往就好,不給別人添麻煩,也不給自己添負擔。
古人所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真的是至理名言。感謝支持
關系好的朋友互相關心是很有必要的,但朋友的父母或至親住院就別去探望了。
我想對方也不希望欠朋友太多,順便看看也就罷了,特意去探望,讓人覺得太過于熱情,讓人感覺不太好受。我是這樣想的。
有的人并不喜歡被打擾,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關系不錯的朋友的至親或父母,住院去看望過,人家就會覺得你好像很貼心,萬一她生的是重病,比如說要向你借錢,那你借還是不借呢?有的人,如果你去看過他之后,他后來就會一直向你借錢。
我的大姐夫就這樣。她女兒生病的時候,他一個戰(zhàn)友特意跑到杭州跑來跑去幫了很多忙,結果后來回家了之后他老是向姐夫去借錢。那大姐夫他們覺得不借給他也不好意思,金額也比較大,次數也好多了,也覺得挺為難,
題主問:為什么說關系不錯的朋友父母至親住院,專程去探望可能會留隱患?
我覺得朋友也就算了,要去看朋友的至親或者父母住院。而且是專程去探望,那就不要去打擾人家,不要去看了,會有很多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