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很多家長讀自己孩子作文,感覺味如嚼蠟,遠不如人家的孩子習作那種——語言流暢妙語連珠,行文引經(jīng)據(jù)典精彩紛呈,讓人讀而不厭!也不知人家孩子作文中引用的幽默詼諧歇后語,哲理思辨的名言佳句,精彩的經(jīng)典故事…都是從哪里學來的呢?
確實,一篇優(yōu)秀作文中若適當引用些許名言佳句,歇后語,小故事等等會增加習作的趣味性,增強說服力,豐富習作內(nèi)涵,提高作文層次——當然就會得高分。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最有效的做法:原材料積累。
積累是有規(guī)律的,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fā)??墒?,家長說,孩子不自覺,父母沒時間也沒耐心,怎么辦?
家長可別說孩子不自覺,關(guān)鍵是孩子習慣沒養(yǎng)成,興趣沒培養(yǎng),信心沒建立,未能讓孩子品味成功的愉悅。
我本人長期致力于小學生寫作研究與培養(yǎng)孩子寫作能力,這里給關(guān)心孩子寫作成長的家長提供一個干貨——
要給孩子制定一個必須完成,家長必須嚴格驗收的積累目標:
1.每天課外閱讀5分鐘,必須有讀書記錄,至少寫三五句讀書體會(不限制)
2.會背200首古詩詞(多多益善)
3.積累100句名言(多多益善)
4.讀過300個開心幽默小故事
5.積累200個歇后語
6.適當漫畫作品(建議不看八副以上的連續(xù)漫畫故事)
如果在孩子三年級作文起始階段開始進行這幾種語文基本功訓練,堅持讓孩子保存積累過程資料,幾年過后,你的孩子不想寫好作文都難!因為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自己厚實到某個水平,一出手就是精彩文字。
記著,讓孩子扎扎實實積累,不要求急,慢慢奠定基礎(chǔ)。要知道,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