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說,龐大夫,你說中醫(yī)到底是醫(yī)學還是哲學,怎么那么難懂呢?
其實啊,中醫(yī)全靠一個“悟”字。在悟出它的真諦之前,人人都覺得難懂。
不過,一旦你悟進去,就一通百通,了然于胸了。
比如說吧,困擾當今不少人的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便秘。
我們中醫(yī)經(jīng)常講氣,氣是血之帥,它負責催動我們?nèi)梭w血液的正常流動和循環(huán)。
那么,今天說的便秘,跟氣有關(guān)系嗎?
當然了!大部分便秘的朋友都逃不過氣虛的情況。我給你舉個簡單小例子,你就懂了。
比如說我們在用吸管喝東西的時候,里面有果肉或者其他堵住吸不動的時候,我們會怎么辦?是不是使勁吹出來。
如果你氣足,很輕松就搞定了,但是如果你氣虛,肯定是不大容易的。
雖然這個例子放在便秘這不太文雅,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你想一下,體內(nèi)排不出來的濁物是不是就相當于這根管子里的異物。如果你氣虛,那可不就是排不出來嗎。
說個小醫(yī)案,給朋友們參考。之前遇到過這么一個患者。
70歲,便秘也有兩年時間了,之前每次排便都借助一些苦寒的藥物進行輔助,但是并不解決他長期腹脹的情況。另外久而久之地借助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到最后逐漸失去了作用。后來因為一個禮拜沒辦法排便,整個人難受得不行,腹脹、腹痛、心慌,遂找過來調(diào)理。
刻診,脈象弱,苔白、苔膩,舌淡紅,人沒精神,不想說話,家人說吃飯也不行,吃不進去。
根據(jù)他這些情況,寫下:黃芪,人參,當歸,陳皮,白術(shù),升麻,柴胡,枳殼,桔梗,甘草,生大黃。
常規(guī)服用,兩天后,大便正常,開始想吃東西,情神好轉(zhuǎn)不少。減去大黃,囑咐再用10天,后續(xù)一切癥狀都好轉(zhuǎn),沒有其他不適。
是不是很簡單就解決了,所以說,有不適的情況,千萬別拖,越拖情況越糟糕,搞不好再出來其他并發(fā)癥,得不償失。
前面我說了,他的情況屬于氣虛,你看他,脈弱,苔白,說話的力氣都沒有,食欲也不好。氣虛導致津液無法疏布,所以大腸津虧,憋滿了燥屎排不出來。
這個時候如果只是簡單的苦寒攻下,只能解一時之急,時間久了,還要傷及氣,本來就氣虛。
所以我給他開出了補中益氣湯加減,聽名字你就知道這張方子的用意了。值得一說的是其中的一味大黃,上面有那么多提氣的,大黃用來快速地排出堆積的燥屎,兩天后,情況好轉(zhuǎn),所以就及時減掉了。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調(diào)理過程中,一定要跟你的主治大夫及時溝通。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有這些情況,一定要找專業(yè)醫(yī)生辨證指導,或者有其他的不適癥狀也可以找我說說情況,我抽空幫你看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