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因為俄羅斯“用盧比結算天然氣”政策出臺,歐洲不得不面臨被俄羅斯卡脖子的命運。但一向傲慢的歐洲人怎么可能“乖乖就范”,于是從23日普京宣布“盧布結算令”開始,歐洲政客和媒體就不斷在公共場合宣布,拒絕使用盧布付款,試圖把握輿論主導權。
然而在克宮多次警告斷氣之后,歐洲人終于明白,俄羅斯這次要來真的了。于是歐洲多國陷入了能源危機的恐慌之中,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開始用談判、尋找替代能源等手段嘗試度過危機。
正當歐洲人焦頭爛額之際,一條噩耗又從大洋彼岸傳來。據(jù)海外網(wǎng)消息,當?shù)貢r間30日,美國能源信息署發(fā)布消息稱,3月19日至25日,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數(shù)量比前一個星期增加了43%,每天多達10萬桶。
要知道在3月8日,美國就已經(jīng)率先宣布對俄羅斯實施能源禁運,話音未落就要從俄羅斯加大力度進口石油,還創(chuàng)下今年以來的新高。雖然對美國來說,還沒有到政策規(guī)定的“對俄能源禁運”的最后期限4月22日,但這同樣是對歐洲盟友的背叛,是一記絕殺。
如今歐洲正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由于天然氣價格飆升,德國電價也在猛漲,對德國工業(yè)生產(chǎn)造成嚴重打擊,目前德國的玻璃和造紙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相繼關?;蛘邷p產(chǎn),而為了省油,交通運輸和漁業(yè)等耗油大戶也處于“能停就?!钡臓顟B(tài)。
更極端的例子出現(xiàn)在西班牙,由于燃油價格上漲,該國運輸業(yè)者已經(jīng)抗議了15天。由于卡車遲遲不到位,奶農(nóng)們不得不將成噸的新鮮牛奶倒掉。上世紀大蕭條的一幕又在歐洲重現(xiàn)了。
更嚴重的是,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關系到西歐千家萬戶籃子的荷蘭農(nóng)場,也出現(xiàn)了生產(chǎn)成本暴漲的情況,目前能源成本已占農(nóng)場總成本的30%至40%,再這樣下去恐怕農(nóng)場也要挺不住了。
幾天前,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已經(jīng)喊話普京放行黑海的小麥運輸船,保證歐洲人的口糧,如今在能源危機之下,如果連蔬菜供應也出現(xiàn)了問題,歐洲人恐怕真的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重新感受“饑寒交迫”的滋味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大買俄羅斯的石油雖然不違約,但卻嚴重損傷信譽。想一想,當初美國興師動眾號召盟友,為的不就是制裁俄羅斯、斷掉俄羅斯的財源,從而“耗死”這個大國嗎?
歐洲為了響應美國號召,不惜以身犯險,終于陷入能源危機,而美國轉頭卻加大馬力給俄羅斯送錢,醞釀了一個月的制裁完全形同虛設,這不是要歐洲的命嗎?
更何況美國在購買俄羅斯能源問題上,也是極端雙標。自己大買特買,卻對他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大加指責。
3月31日白宮高級官員表示,在西方加強對俄羅斯制裁之際,印度卻大幅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可能會導致新德里面臨風險。看到?jīng)]有,美國就是這種嘴臉,自己買可以,別人買就不行。
足見盟友、小弟在美國眼里是什么地位了,更何況買這么多石油美國自己也用不了,回頭還不是轉手高價賣給歐洲,無論怎么看,歐洲都是最后被割韭菜的命。
當初一心一意跟隨美國起舞,沒想到老大哥反手就是一刀,歐盟這個小弟當?shù)脤嵲谑翘锴?。俄羅斯的“用盧比結算能源”策略已經(jīng)初顯成效,盧布和天然氣價格雙雙暴漲,既救活了盧布,又抬高了能源價格,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就“贏了兩次”,而這些重拳沒有打擊到美國,卻結結實實落在了歐洲身上。
如今,克宮又要將“成功經(jīng)驗”擴大,準備將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全部列入以盧布結算的名單,這樣下去,就不僅是卡脖子的問題了,恐怕整個歐洲都將陷入由自己一手造成的災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