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西省豐城市疾控中心)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期,國內多個檢測機構官宣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服務,檢測費用在25~50元之間。北京市計劃于今年2月至3月完成約5000人的社區(qū)人群新冠病毒血清抗體調查。
我們是否需要去測一下
新冠病毒抗體呢?
一
什么是新冠病毒抗體?
01
IgM抗體
人體在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種疫苗后,最先出現的抗體, IgM抗體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旦感染被有效控制或者清除,就會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在發(fā)病后(或首次核酸檢測陽性后)1周內就可以檢測到,第2周抗體水平上升達到或接近峰值狀態(tài),第3或第4周抗體水平開始下降,第4~5周后抗體陽性率開始明顯下降。IgM抗體升高可提示近期或急性感染,可作為早期感染的指標。
02
IgG抗體
IgG抗體通常比IgM抗體晚1周出現,但在體內的持續(xù)時間大多數情況可持續(xù)數月。
在發(fā)病后第1周的抗體陽性率較低,第2周抗體陽性率逐漸上升,第3~4周迅速上升并達到峰值,第5~7周陽性率可維持在100%左右。IgG抗體升高可提示既往感染或感染恢復期。
03
中和抗體
可以在病毒入侵細胞前與病毒產生中和反應,阻斷病毒與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從而預防病毒感染。
中和抗體滴度和免疫防護特別是與防感染的免疫防護相關性更好。無法確定個體中和抗體滴度多少就不會感染,但在群體上可根據中和抗體滴度推測整體的感染風險高低。
總抗體、IgM和IgG等與中和抗體的關系(如圖):中和抗體可能是IgG、IgM、IgA等,但不是所有的IgG、IgM、IgA都是中和抗體,試劑盒檢測到的IgG、IgM、IgA等結果不能等同于中和抗體的結果。
圖片來源:網絡
二
如何檢測新冠病毒抗體?
01
用什么試劑?
目前,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的抗體檢測試劑盒有40多種,檢測的原理主要有膠體金法、化學發(fā)光法、酶聯(lián)免疫法等,其中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lián)免疫法需要特殊儀器檢測。
( )
點擊鏈接可查看國產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注冊信息
02
采什么樣的標本檢測?
通常采集血液標本,無需空腹。根據檢測試劑盒要求,采集的標本類型有血清、血漿、全血、指尖血等。
03
去哪里檢測?
具備資質并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服務的醫(yī)院、疾控、第三方檢測機構。
04
結果怎么看?
常見結果參考如下:
已接種疫苗的疑似感染病例參考如下:
注意:
1.由于不同檢測機構所用的檢測試劑的檢測原理和儀器有所不同,抗體檢測的結果無法標準化,出具的結果報告可能有差異。
2.抗體檢測的結果需綜合個人檢測項目、自身臨床癥狀、疫苗接種史、流行病學史等由專業(yè)人員進行解讀。
三
檢測新冠病毒抗體的意義?
01
臨床輔助診斷
單純的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結果不能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確診和排除的依據,但與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協(xié)同檢測可用于輔助診斷新冠病毒感染。
02
個體評估
有助于評估疫苗接種或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狀態(tài)。
03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基于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是采用血清學方法和技術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通過對抽樣群體血清中特異性抗體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闡明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與流行的規(guī)律,評價預防接種的效果等。
血清學調查適用的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幾類:
一是尚未接種疫苗,但是也沒有感染的人群,用于估算隱性感染水平;
二是接種了疫苗但是沒有感染,用于估算疫苗接種后抗體的水平;
三是近期感染康復后的人群,用于估算抗體持續(xù)水平和接種加強針的時間。
四
普通人要不要去檢測抗體?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的結果并不能真實反應個體體內保護抗體的水平,檢測出來的新冠病毒抗體數值較高或者較低,均不能代表受檢者絕對安全或無免疫力。
除必要的臨床輔助診斷和調查研究,不適用于普通人群的篩查,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行抗體檢測。
但符合下列情況,根據個人意愿可以考慮檢測:
①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②感染康復后,想了解體內免疫反應情況;
③接種疫苗后,想了解體內免疫反應情況;
④懷疑感染過新冠病毒(未做核酸或核酸陰性),想進一步明確是否感染;
⑤需要抗體檢測的其他情況。
不管抗體檢測的結果如何, 做好個人防護是第一。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仍需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全程疫苗接種。
根據《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實施方案的通知》,現階段可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在 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第二劑次加強免疫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 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
來源:CDC疾控人
編輯:江西豐城疾控
發(fā)布衛(wèi)生資訊
普及疾控知識
倡導健康生活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