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生活在湖北的一個小山村里,他養(yǎng)著一只獨特的黑色“小狗”。
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小黑狗的胸前,長著月牙形狀的白毛,他大為震驚。
原來,在深山中生活數(shù)十年的老于深知,“月亮熊”就是因為胸口有月牙型白毛而得名的。
也就是說,眼前的這條小黑狗很有可能是一只黑熊。那么,這只“黑狗”是老于從哪里弄來的呢?最后這只“黑狗”又怎么處置了呢?
老于與黑娃的故事
湖北省的一個小山村內(nèi),老于靠著種地和放牛為生。
有一天,老于像往常一樣,趕著牛群上山吃草,他在一旁悠閑地休息著。
倏然間,身后的樹林中響起了“窸窸窣窣”的聲音,連老牛們停下了吃草的嘴巴,抬起頭來望向聲源處。
這可把老于嚇了出了一身冷汗,他們世代居住的這片山村中人煙稀少,樹林里以前會有很多猛獸。
難道是狼嗎?還是什么更可怕的生物?
老于見對方一直沒有撲出來,靠著多年的生活經(jīng)驗,竟然敢走上前去一探究竟。
等到走近了一看,發(fā)現(xiàn)了一只大約20厘米長的小動物,像是一條黑色的小狗。
這條“小黑狗”看到老于后,意外地感到很親近,便走到老于的身旁,用身體蹭老于的褲腳表示友好。
老于解除了警備后,轉(zhuǎn)身回到了的牛群旁邊。
沒想到“小黑狗”一直跟著老于,在欣喜和無奈之下,老于決定把這只小黑狗帶回家中收養(yǎng),沖泡了奶粉給它喝,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黑娃。
發(fā)現(xiàn)黑娃是一只熊
自打老于把黑娃帶回家后,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就越來越親近,無論老于走到哪里,黑娃都會踉踉蹌蹌地跟著他。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黑娃也健康地越長越大。
可是老于感覺黑娃越長越不太對勁了,準確地來說黑娃不像是一只小狗,而是更像是一頭小熊。
就在老于將黑娃帶回家一個多月后,發(fā)現(xiàn)黑娃的胸前,長出明顯的一道白色月牙形狀的皮毛。
看著眼前的黑娃,老于想到了多年前他在山中見到過一頭大黑熊,也是胸前長著月牙形狀的白毛,樣子兇猛無比。
原來,有一種黑熊叫做亞洲黑熊,胸前長有金黃色或白色的、月牙形狀的毛發(fā),故而也叫做“月亮熊”。
所幸的是,熊類都是雜食性動物,特別是這種熊平常以素食為主,只有在饑餓或者哺乳的時候,才會去捕食獵物。
明白了黑娃的身世后,后知后覺的害怕,涌上了老于的心頭,同時他也開始猶豫了起來。
如果將黑娃放歸山林,沒有大熊的帶著,黑熊幼崽有很大的可能會活不下去。
如果繼續(xù)收養(yǎng)黑娃,眾所周知,帶崽的母熊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之一,萬一黑熊的媽媽找過來了,自己豈不是會危在旦夕。
正在老于猶豫之際,村民們紛紛給他提出了建議,其中有一條讓老于恍然大悟:找咱人民政府呀!
縣里專家們的確認
為了黑娃和自己家人的安危,老于馬不停蹄地帶著黑娃趕到了縣里,路上不時會有路人好奇地向老于打探情況,大家也都對這只小黑熊感到好奇。
經(jīng)過了動物保護專家們的甄別,確認了黑娃就是一頭大約一歲左右的黑熊幼崽,并決定交由專門的動物保護機構(gòu)收養(yǎng),老于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黑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大后有一到兩米的身長,成年雄性最多能達到400多斤,屬于是不折不扣的危險動物。
一般來說,黑熊要長大大約三歲的時候,才會離開母熊出去獨立生活,這頭一歲左右的小黑熊,極有可能是與媽媽走散了,也可能是它的媽媽橫遭了不測。
為什么黑娃會被老于撿到呢?
專家們給出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測,就是黑熊雖然兇猛,但它們多以雜食為主,更沒有必要同大型哺乳動物的人類交鋒。
動物不像人類,生活在野外的它們,一旦受到一些創(chuàng)傷后,極有可能造成傷口感染,或者喪失捕獵能力,最終都會不約而同地走向死亡的命運。
黑熊也是一樣,它們都會主動避開人類。
黑娃可能就是當時跟著母熊在山林里活動,忽然聽到老于趕著牛群的到來。
為了躲避這些“不速之客”,母熊帶著幼崽主動避開了。
可能是母熊步伐太快,或者山路不太好走,甚至說黑娃因為貪玩沒有注意到母熊的舉動,因此才跟媽媽走散了,最后被老于撿到并收養(yǎng)。
在動物保護專家們的悉心呵護之下,黑娃一天天健康地長大了。
活潑好動的黑娃不僅喜歡在室外爬樹,還喜歡在室內(nèi)桌椅上爬高跳低。
熊族的本能,在黑娃的體內(nèi)一天天地覺醒了。再過一段時間,等專家們確定了黑娃具備獨自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后,就會將它放歸山林,回到屬于它自己的世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黑熊幼崽黑娃的故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不久后,縣里的動物保護專家們又遇到了相似的情況。
在離老于家里不遠的另外一處村子中,幾個上山采藥的村民又向他們報告了另一起黑熊的情況,這一次比老于的情況更加嚇人。
一個風高氣爽的秋季,采藥的村民們正在忙碌地工作著,忽然聽到不遠處的地方,傳來了斷斷續(xù)續(xù)的奇怪又悲慘的吼叫聲。
幾個采藥的村民們互相打了打氣,決定順著聲源處去一探究竟。
走了一段山路后,采藥的村民們來到了一處林地,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聲音是從他們的頭頂上傳來的。
村民們紛紛向天空中仰望,難不成這聲音是上天發(fā)來的?
一個眼神好的村民發(fā)現(xiàn)了實情,在一處高聳的大樹上、密密麻麻的枝葉間,有一頭小熊幼崽在上面趴著,求助般地吼叫著。
難道這又是一頭獨自走丟的黑熊幼崽嗎?難不成現(xiàn)在的母熊都這么不靠譜?
忽然,一陣渾厚但撕心裂肺的吼叫聲,從不遠處的地面上發(fā)出,順著聲音望去,他們看到了一頭成年的黑熊,嚇得大伙們拔腿就跑。
跑出去一段距離后,大伙兒發(fā)現(xiàn)大黑熊并沒有追過來,難道它也被什么東西困住了嗎?而此時小黑熊還在樹上,不知道能不能安全下來。
有個膽大的村民提議,萬物皆有靈性,我們還是回去看看吧。
回到了發(fā)現(xiàn)黑熊的地方,村民們遠遠地觀望,發(fā)現(xiàn)大黑熊的的左前掌,被一個大大的鐵制捕獸夾給夾住了,疼得在原地動彈不得。
村民們很想解救這兩頭黑熊,但怕大黑熊出于護崽子的本能,會忍痛向他們發(fā)起攻擊,至于被鐵夾夾住的大黑熊,他們是更不敢靠近了,于是給縣里相關(guān)部門打了電話。
不怕艱險,救助黑熊
在十多年前,當?shù)氐木用駛冊谏搅种蟹胖昧舜罅康牟东F夾,希望能抓到一些鹿、山羊、野豬之類的動物,能夠改善伙食和增加收入。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有著顯著的提高,再加上動物保護意識的覺醒,這些捕獸夾都被撤去了,但還有一些位置偏僻的和被人遺忘的,仍然留在大山之中。
接到了村民們的求助電話,縣里的動物保護專家們,火速成立了營救小組,前去拯救這兩頭受困的黑熊。
天有不測風云,不久后下起了大雨,村民們躲在凸出的巖石下面,心急如焚地看著兩頭受困的黑熊,聽著痛徹心扉的哀鳴。
小黑熊幾乎沒有遮擋地站在樹枝上,不說被雷劈擊中的概率了,黃豆大的雨點就有可能使它凍感冒,萬一再引發(fā)什么難以預料的后果。
大黑熊被鐵夾子深深刺入了熊掌中,血跡清晰可見,雨水的沖刷很有可能,給它引起傷口感染。
不僅采藥的村民們毫無辦法,此時的救援隊也遇到了難題。
因為大雨的緣故,使得本就崎嶇難走的山路變得更加泥濘,接近山林的地方已經(jīng)變得汽車無法通行了,救援隊們只好背著工具徒步上山。
兩個多小時后,救援隊也算是順利地趕到了事發(fā)現(xiàn)場,商量著采取哪種措施。
然而就在這時,樹上的小熊可能是因為體力不支,也可能是見到了如此大的陣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跌跌撞撞地從樹上掉了下來,隨后迅速跑進了山林中。
救援隊分出幾個人去尋找可能受傷的小熊,剩下的人在商量解救母熊的辦法。
最后的結(jié)果
看到小熊從樹上掉下來后,又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可把受傷的大黑熊急壞了,瘋狂地想要掙脫捕獸夾,可惜一切努力都于事無補。
救援隊們商討后決定,還是盡快給母熊注射麻醉劑,再處理鐵捕獸夾的情況。
麻醉劑的劑量很不好掌控,不同大小、不同種類的生物需要不同的劑量,眼下他們又不可能給母熊稱稱體重,只能大致地目測一下。
況且熊膽在古代時常常被當作珍貴的中藥藥材,擁有著非常強大的解毒功效,這讓它們在偷吃蜂蜜的時候,即便被叮破了也不害怕。
如果使用麻醉劑劑量過大的話,他們還不如不來救黑熊,因為這會直接引起黑熊心跳停止。
如果使用的劑量太小,說不定在處理鐵夾和傷口的時候,大黑熊吃痛驚醒了,別說是熊了,人的處境都好不到哪里去。
在經(jīng)過專家們的研究討論后,他們決定嘗試兩次不同劑量的麻醉藥注射。
第一針較小的麻藥下去之后,過了一段時間大黑熊依然活蹦亂跳,繼續(xù)試圖掙脫捕獸夾,撕扯著血淋淋的傷口。
很快救援隊們又給它注射了比上次多一倍的麻藥,幾分鐘后,大黑熊陷入了昏迷。
隨后,救援隊們?nèi)〉舨东F夾、檢查傷口、敷上藥物、包扎一氣呵成,所幸的是大黑熊并沒有出現(xiàn)骨折的現(xiàn)象,應該很快就會好起來了。
在完成救助工作后,救援隊員們和村民們使用望遠鏡,遠遠地觀察著大黑熊的情況。
過了一段時間后,大黑熊醒來了,看了看被包扎好的、不再那么疼痛的傷口,望了望人類的方向,做出了類似于表達友好的感謝動作。
與此同時,尋找小黑熊的救援們也帶來了好消息,他們在不遠處的山林中,成功抓到了這只“逃跑”的小熊,將它帶了回來跟家人團聚。
隨后,救援隊開始在山林里面搜索和清理殘留的捕獸夾,爭取讓以后不再有此類傷害野生動物們的事情發(fā)生。
為什么會有這些有關(guān)黑熊的事情發(fā)生?
老于和采藥村民們與黑熊之間故事,都以圓滿的結(jié)局結(jié)束了。
但世界上還有很多諸如黑熊的動物們,依然面臨著人類帶來的厄運。
有的是因為人類活動軌跡的增大,擠壓了野獸們的生存空間,甚至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動物主動襲擊和傷害人類事件。
有的是因為人類或者自然的原因,造成了食物鏈生態(tài)的破壞,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的發(fā)生。
更過分的是,偷獵者們?yōu)榱俗陨淼睦?,不顧法律的?guī)定和動物的死活,去偷獵本就數(shù)量不多的動物,刻意釀造出的一場場悲劇。
無論怎樣,動物和我們共同生長在同一片地球家園中,一旦滅絕就再也無法見到了,當滅絕種群數(shù)量達到一定閾值時,將給生態(tài)圈帶來不可預料和難以逆轉(zhuǎn)的悲劇。
所以說,保護野生動物們,就是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