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補鐵補血”,很多人都只會想到紅棗,其實紅棗只是長的樣子看起來很補鐵,實際上它所含有的鐵屬于非血紅素鐵,補鐵效果大打折扣(鐵吸收率僅為2~20%),指望吃它補鐵可不靠譜。
那應(yīng)該吃點啥呢?
這篇文章就給大家整理了6種常見的補鐵食物,其中有一種食物的鐵含量竟然是豬里脊的22.4倍,簡直就是“補鐵王者”。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是補鐵的食物吧,誰又是最后的“王者”呢?
第6名:豬里脊
豬里脊是豬身上人氣最高的部位,是指豬的脊椎骨內(nèi)側(cè)的條狀嫩肉,幾乎全是瘦肉,肥肉的部分特別少。無論是用來炒肉片還是做糖醋里脊,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正是因為瘦肉多,且呈現(xiàn)紅色,所以很多人認為吃它能補鐵。沒錯,吃豬里脊確實可以幫助補鐵,不過它的鐵含量也不是很高,只有1.5毫克/100克。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天吃40~75克,最多也就能補充約1.2毫克的鐵,雖然豬里脊中鐵的吸收率還不錯,但這個量并不算高。
第5名:雞腿肉
吃雞最過癮的一件事兒莫過于手撕雞腿肉,也有人喜歡大口大口的啃雞腿。雞肉是典型的白肉,看起來一點也不“補鐵”,不過雞腿肉可是個例外。
因為雞腿、雞脖子這些部位比較“好動”,運動量要比雞胸等其他部位大,耗氧量較高,所以它們的血紅素含量就更高一些,肉色會呈現(xiàn)紅色,鐵含量也比其他部位高。
比如雞胸肉的鐵含量為1毫克/100克,而雞腿肉的鐵含量是雞胸肉的1.8倍。想想平時啃個雞腿,不僅補充了蛋白質(zhì),補鐵也是不錯的哦!
第4名:牛里脊
牛里脊是牛身上肉質(zhì)比較鮮嫩的部位,也是做牛肉干最常用的原料。看牛里脊的顏色就能知道,補鐵效果應(yīng)該很不錯。
沒錯,與豬里脊相比,牛里脊的鐵含量是豬里脊的近3倍。如果每天能吃上75克牛里脊,就能滿足普通女性每日鐵需求量的16.5%,這個量還是不錯的。
不過,很多朋友會比較喜歡吃牛肉干。因為經(jīng)過了加工,每100克牛肉干的鐵含量高達15.6毫克,雖然鐵含量看起來很不錯,但熱量和含鹽量普遍較高。比如下圖這款某平臺評價過百萬的牛肉干:
它的熱量高達285千卡/100克,是牛里脊肉的2倍還多,并且吃100克就會攝入2.6克的鹽,比一餐的鹽攝入量還要高。不僅如此,某些品牌還會添加糖來調(diào)味,熱量會更高。
第3名:豬肝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建議大家每個月吃2~3次動物內(nèi)臟,豬肝是比較推薦的一種。它的鐵含量高達23.2毫克/100克,比豬肉牛肉要更加優(yōu)秀。
不過,豬肝雖然很補鐵,但膽固醇、嘌呤以及維生素A的含量也都比較高,不能吃太多。建議每次吃25克左右就可以了,大約半個雞蛋大小。
第2名:鴨血
鴨血可是很多人吃火鍋必點的食物,不僅口感不錯,而且在礦物質(zhì)鐵和蛋白質(zhì)含量上都很有優(yōu)勢。
在動物的血中,鴨血和豬血都是比較方便易得的食物。二者相比,蛋白質(zhì)含量差不多,而鴨血的鐵含量卻是豬血的3.5倍,為30.5毫克/100克。
火鍋店里的鴨血,大約5~6塊差不多就是100克了,即便是吃上50克,也能滿足普通成年女性一日鐵需求量的76%,同時還能補充6.8克的蛋白質(zhì)。另外,鴨血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只有0.4克的脂肪,很適合需要控制體重和減肥的小伙伴。
從這三個方面開看,鴨血值得去愛。
第1名:蟶子
蟶子是貝類海產(chǎn)品的一種,肉色白白胖胖,很多人都想不到它竟然會是“補鐵王者”!每100克蟶子的鐵含量高達33.6毫克,這個含量足足是豬里脊肉的22.4倍!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水產(chǎn)品的攝入量為40~75克/天,如果能吃上75克蟶子肉(大約15個普通大小的蟶子),那么就能滿足普通成年女性一日鐵需求量的126%,簡直太哇塞了!
辣炒蟶子、蟶子豆腐湯、爆炒蟶子、蟶子粉絲湯……趕緊安排起來吧!
以上這6種食物都可以做為我們?nèi)粘Qa鐵的選擇,其中最優(yōu)秀的是蟶子。
這里提醒大家一點:我們常聽說的紅棗、黑木耳、菠菜、莧菜等植物性食物,補鐵效果普遍都不好,別太指望哦!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