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網(wǎng)】
時處末伏,暑熱尚存且氣候多濕,易損脾胃。這段時間在飲食上應(yīng)該注重祛除濕邪、顧護脾胃,當(dāng)以清淡食物為主,不宜過食辛辣之品,同時也應(yīng)注意清熱利濕。以下介紹五款健脾和胃的藥膳,制作簡單,不妨一試。
①荸薺山藥粳米粥
制作: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開火。在大米將熟之時,加入去皮、切塊的山藥、荸薺,加蓋繼續(xù)熬制,熬煮完畢后,加入白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荸薺生津止渴,山藥健脾益腎,粳米益氣生津。三者共奏健脾和胃之效。
②赤小豆薏苡仁粥
制作:取赤小豆50g、薏苡仁100g,以溫水浸泡半日。取25g大棗去核,浸泡。上述材料同100g大米、1000ml水一并放入鍋中燒開,后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后,再加適量白砂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赤小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薏苡仁具有利腸胃、滲利脾濕、清肺熱、補正氣、解毒散結(jié)的功效。兩者共煮,是一道祛濕健脾的上好保健食膳。
③人參茯苓生姜粥
制作:取6g人參切片后裝入碗中、隔水蒸汁。將6g生姜切為薄片,6g茯苓搗碎,共同浸泡30分鐘后煎藥取汁。將汁水混合后,與粳米同煮至黏稠即可服食。
功效:補益氣血,健脾養(yǎng)胃。
④黨參枸杞紅棗燉母雞
制作:將雞肉洗凈后,加水、黃酒、姜片于鍋中煮1~2分鐘去腥后瀝出。在鍋里加油、姜片下鍋小炒一小會,再加入雞肉,放香葉、黃酒、八角等調(diào)味品翻炒均勻。炒后放入砂鍋中加水、黨參、紅棗,燉煮1小時后再放入枸杞煮6分鐘,起鍋后再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黨參補中益氣,枸杞滋補肝腎,紅棗健脾養(yǎng)胃,母雞滋陰補虛,共煮可奏養(yǎng)胃健脾之效。
⑤蘆根綠豆粥
制作:取蘆根100g,洗凈后水煮30分鐘,去渣后加入綠豆和粳米熬煮至黏稠即可??杉舆m量白糖調(diào)味。
功效:清熱生津,消暑解渴。
本文來自【中國中醫(yī)藥網(wǎng)】,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fā)布傳播服務(wù)。
ID:jrtt